摘要:日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突发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造成至少26人丧生,其中25名印度公民、1名尼泊尔公民均为男性,此为该地区25年来最严重平民袭击事件。事发时美国副总统万斯正在印度访问,印度总理莫迪中断沙特行程紧急回国。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突发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造成至少26人丧生,其中25名印度公民、1名尼泊尔公民均为男性,此为该地区25年来最严重平民袭击事件。事发时美国副总统万斯正在印度访问,印度总理莫迪中断沙特行程紧急回国。
袭击发生在被誉为“印度小瑞士”的热门景区,此地在克什米尔语中意为“牧羊人之谷”,曾被波斯诗人赞为“人间天堂”,是克什米尔山谷区经济支柱,去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幸存者描述,当时游客正在野餐,枪手突然从山林冲出近距离扫射。现场位于高山草甸,车辆无法通行,警方只能依靠直升机救援。社交媒体视频显示,枪手明显针对男性开枪,部分男性遭多发子弹攻击,尽管遇难者中有一名当地穆斯林男性,但多数为印度教男性。
莫迪(资料图)
事件发生后,印度迅速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印度政府认定宣称负责的“抵抗阵线”组织与巴控克什米尔“虔诚军”有关联,指责巴方支持恐怖主义。要知道,“虔诚军”是与“基地”组织关系密切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多年来多次对印度发动大型恐怖袭击,其目标就是终结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管治。
印度采取一系列强硬反制。外交上驱逐巴基斯坦驻印军事顾问,要求其一周内离境,同时撤回驻伊斯兰堡的印度军事顾问,并决定自5月1日起将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人数从55人削减至30人;经济层面暂停执行65年的《印度河河水条约》,正值春播季,巴基斯坦农业用水严重依赖印度河,此举将对巴农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边境管控方面关闭印巴唯一陆地过境点阿塔里综合检查站,取消巴基斯坦公民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免签计划,要求已在印的巴公民48小时内离境。印度还邀请包括中国驻印大使在内的多国使馆官员,通报所谓与巴基斯坦关联的情报,试图借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向巴方施压。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资料图)
巴基斯坦坚决否认印度指控,称其毫无根据。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随后采取对等反制,驱逐印度驻巴军事顾问,减少印驻巴外交人员数量,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事件展开可信调查。巴国防部长阿西夫警告,印方举动可能导致两国全面冲突。巴方强调自身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印方近期的强硬姿态破坏了巴基斯坦在西部边境的反恐行动。
随着矛盾升级,印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爆发交火。4月24日晚双方首次交火,之后在利帕河谷多次发生炮战枪战。印度将四分之一兵力部署在2900公里印巴边境,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医院全部进入一级战备,严格管控调兵信息发布。巴基斯坦也确认进行大规模军事准备,公开其拥有130枚核弹头,并击落一架印度无人机。有消息称巴方掌握印度计划军事攻击的情报,局势剑拔弩张。
此次冲突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袭击,呼吁双方克制;美国谴责袭击并表达对印支持,但后续介入态度不明。中国外交部明确表态,冲突不符合双方利益,希望保持克制推动事态降温。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当前局势降温的举措,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伊朗外长表示愿意为缓解印巴紧张局势作出努力,沙特外交大臣也分别与印巴外长通电话,试图缓和紧张局势。
莫迪(资料图)
回顾印巴关系,克什米尔归属问题长期是双方矛盾焦点。自1947年印巴分治,该地区归属未明,两国多次爆发战争冲突。2019年克什米尔恐袭曾导致印巴空战,双方战机互有损失。如今此次恐袭事件,再次将印巴关系推向战争边缘。未来双方能否通过对话化解危机,不仅关系两国命运,也将深刻影响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国际社会的斡旋能否发挥作用,印巴又将如何应对,都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来源:金戈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