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袤乡村教育的田野上,总有一些身影默默耕耘,用爱与责任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江永县松柏瑶族乡中学的黄润秋老师,这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乡村教师,扎根瑶乡25年,以无私的大爱,滋养着一批又一批农村学生的心田,成为了学生心中的明灯。
今日永州讯( 通讯员 谢文彬 陈平成)在广袤乡村教育的田野上,总有一些身影默默耕耘,用爱与责任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江永县松柏瑶族乡中学的黄润秋老师,这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乡村教师,扎根瑶乡25年,以无私的大爱,滋养着一批又一批农村学生的心田,成为了学生心中的明灯。
2000年9月,刚师范毕业的黄润秋来到最偏僻的松柏瑶族乡潮水村小学任教。初到学校时,教学条件的简陋超出了黄润秋的想象。破旧的教室、短缺的教学用具,这些都没有让他退缩。相反,他想尽办法改善教学环境。
村民何才贵回忆道:“当年我们村很艰苦,之前调来的老师都只教一个学期就走了。后来18岁的黄老师来了,我们以为他也会调走,但他却坚持了下来。”
黄润秋回忆,刚参加工作时,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很多年轻教师都想方设法往城区学校里调动,他的内心也曾动摇过。然而,每当他看到学生那一张张稚气的脸庞,眼神中那对于知识的渴求,他那份扎根乡村学校、传授知识、为学生点亮梦想的决心又变得愈发坚定。
教师黄润秋说:“我生于农村,喜欢这里肥沃的土地、清新的空气、善良的人们,更爱天真可爱的孩子。我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不比城里孩子差,我要让农村孩子在教育中充满阳光和自信。”
由于当时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黄润秋常常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这也让他逐渐成为复式班教学的行家里手,先后被评为永州市优秀教师1次,江永县优秀教师5次,优秀班主任16次。
黄润秋极为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认真研习学科新课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农村教学实际,秉持“从生活走向生物,从生物走向生活”的理念,组织学生参观芥菜种植基地喷灌、反季节蔬菜种植温室及牛蛙养殖基地,帮助学生了解节水农业、温室作用,以及动物的发育知识。
松柏中学135班学生何颖说: “我喜欢上黄老师的课,他总是能把晦涩难懂的知识,通过实地观察和精彩演示,变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从教25年,担任班主任22年。黄润秋不只是知识的授业者,更是学生心灵的灯塔。顾词平原本活泼好学,然而六年级时,家中变故如阴霾笼罩,使其性格渐趋孤僻,成绩一落千丈。黄润秋知悉后,不辞辛劳,徒步3小时山路前往家访。他不仅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资助顾词平,还不断给予支持与鼓励。这份关怀如暖阳,驱散阴霾。最终,顾词平以优异成绩考上定向师范生,并在2019年秋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任教,延续这份教育的温暖。
教师顾词平说: “当年黄老师的话就像黑暗中的光,照亮了我。后来我考上定向师范生,也是想以后能像黄老师一样,做个好老师。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家乡任教,就是想把黄老师给我的这份温暖和希望,传递给更多像曾经的我一样的孩子。”
如今,黄润秋依然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他的脸上虽然多了几分岁月的沧桑,但眼神中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从未改变。在黄润秋的精心栽培下,栋梁一个个脱颖而出,多年来他资助过的学生不少于50人,所任教的学生被高校录取达100余人,很多学生受到影响,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瑶乡,成为家乡建设的主力军。他也先后被评为“江永县优秀共产党员”、“江永县教育行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24年9月,被教育部和人社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在今年他更是获评“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黄润秋表示:“我矢志成为乡村教育的坚守者和耕耘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村教育天地里,我愿精心播下知识的种子,助力孩子们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来源:永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