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奥巴马首次回非洲老家:坐村头陪哥哥喝酒,帮祖母扛大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8 17:43 2

摘要:奥巴马首次回非洲老家,牢牢巩固亲民人设。1987年,26岁的奥巴马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在肯尼亚一个叫科格罗村的小村庄里,他盘腿坐在土路上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喝自酿酒,光着膀子帮祖母扛大米。

奥巴马首次回非洲老家,牢牢巩固亲民人设。1987年,26岁的奥巴马第一次踏上非洲土地,在肯尼亚一个叫科格罗村的小村庄里,他盘腿坐在土路上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喝自酿酒,光着膀子帮祖母扛大米。

没人能想到,这个混血青年日后会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

彼时的奥巴马还是芝加哥一名社区工作者,领着微薄薪水为黑人群体争取权益。

尽管从小听父亲讲述非洲故事,但直到26岁,他才真正踏上父亲的故乡科格罗村。

从内罗毕机场出发,他挤上一辆破旧巴士,颠簸4小时后,终于见到了父亲的大家族,继祖母萨拉、7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以及父亲的第一任妻子。

没有总统专机,没有随行保镖,奥巴马穿着皱巴巴的衬衫,接过继祖母递来的三脚凳和苍蝇拍,一屁股坐进满是鸡鸭的院子。

村民围观这个美国来的大高个,他却笑着用现学的斯瓦希里语打招呼:“Jambo!(你好)”

在科格罗村,奥巴马迅速融入非洲生活,村里苍蝇多到伸手能抓一把,奥巴马挥着苍蝇拍和邻居唠家常,被叮得满腿包也不恼。

哥哥马利克拎着自家酿的棕榈酒,带他下地干农活,烈日下,两人坐在田埂上抠着脚丫子对饮,奥巴马一口闷下烈酒,辣得直吐舌头。

看到继祖母萨拉搬运粮食,他二话不说扛起50斤大米袋,晃晃悠悠走回家。

最让家族感动的是,奥巴马毫无美国精英架子,他睡在漏风的土屋,用井水洗澡,甚至跟着萨拉学搓玉米面。

28年后,当奥巴马以总统身份重返科格罗村,阵仗天差地别,空军一号降落内罗毕,12辆防弹车开道,特工里三层外三层围住村庄。

奥巴马的寻根之旅,背后其实是一个散装家族,父亲是肯尼亚留美高材生,回国后娶了4任妻子,生下8个孩子。

母亲是美国白人人类学家,离婚后带奥巴马改嫁印尼,又生下女儿玛雅,妹妹是同父异母的妹妹奥玛,嫁给加拿大籍华裔。

这种多元背景,让奥巴马从小在夏威夷、雅加达、芝加哥之间辗转,练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技能。

芝加哥黑人社区的大妈们爱他接地气,华尔街精英欣赏他哈佛法学院的精英范儿,而非洲乡亲们则认准他自己人的血脉。

科格罗村的经历,成了奥巴马政治生涯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

竞选总统时,他高频打出非洲牌,演讲时穿插斯瓦希里语、邀请肯尼亚亲戚站台、甚至在白宫种下来自祖母萨拉的非洲辣椒,这让许多美国黑人认为他是自己人。

但更厉害的是,他把混血困境变成多元优势。

面对白人选民,他讲母亲的中产奋斗史;面对少数族裔,他晒扛大米照片。奥巴马的成功,一半靠演讲,一半可能靠PS,因为我感觉毕竟那张扛米照怎么看都像摆拍。

来源:一堂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