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说,之后华为的PC只能采用纯国产化方案,也就是只能采用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的来生产PC产品。
2025年3月一则消息的出现,让不少花粉再次担忧起来。
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对华为的供货许可将到期。
也就是说,之后华为的PC只能采用纯国产化方案,也就是只能采用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的来生产PC产品。
后来,有媒体向华为知情人士求证消息的真伪。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就是美国商务部给的许可证到期了,没有延期。”
难道华为PC业务也要像手机业务一样,也要沉寂好几年?
此前机构Canalys给出的2024年中国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出货量情况显示,华为出货量为430万台,市场份额11%,同比增长15%。
其实,微软影响的不仅仅只有华为。
中国市场桌面操作系统现状。
据 Statcounter发布的3月份统计数据显示,Windows占据桌面操作系统72.52%的份额,苹果MacOS系列以14.68%的份额位居第二,Linux的份额为4.05%,其余基于Linux内核进行二次开发的国产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少的可怜。
如果说这个数字还不够令大家感到震撼,那么咱们再看两组数据。
中国有多少网民?
答: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行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11.08亿人。
中国有多少人在使用电脑?
答:《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行业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4年12月,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比例分别为36.2%、32.0%。
也就是说,中国拥有台式电脑的网民达到了4.01亿,中国拥有笔记本的网民达到了3.55亿。
而这些人的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基本都是Windows、MacOS……
这还不是全部场景,还有我们的教育、娱乐、办公等等场景的电脑使用,也基本是这个情况。
国产操作系统的现状。
上面说了,咱们也是有自己的国产操作系统的,但是市场份额太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中国本土的操作系统基本上基于Linux内核进行二次开发的,这样下来的系统有一个很不好的特点,依赖性太强。
依赖Linux架构就直接导致国产操作系统面临最起码两大问题,一个是硬件兼容性不足,后发劣势也让我们本土的操作系统软件生态差到离谱。
做一个简单的举例,很多人在现实中会用到Adobe 系列、AutoCAD,但是国产系统就有很多无法适配,这样就导致很多专业人士在选购上,更倾向于Windows……
Windows的适配就跟智能手机里面的谷歌一样,基本上离了它就玩不转,据不完全统计Windows拥有超70万款应用软件。
不一样的鸿蒙。
这一次,华为确实玩了一个大的。
华为鸿蒙电脑将搭载HarmonyOS 5系统于5月19日正式发布,自此华为的终端全面进入鸿蒙时代。
跟移动操作系统一样,华为的这个桌面操作系统也是打了一个提前量,没等“到期”,华为就开始了研发。
它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耗费数年,20多家研究所参与研发,研发工程师达到了1万多人,累计2700+专利。
一、2021 年-2022 年,原型机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完成基础功能、构建操作系统内核底座,以及实现软硬端协同。开发全栈自研的鸿蒙内核,实现从驱动层到应用框架的全面可控,突破Windows生态壁垒。
二、2022 年-2023 年,工程机时期。
这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搭建开发框架,孵化核心应用生态。开发框架突破推出ArkUI跨端框架,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降低应用迁移成本。
三、2023 年-2025年,商用机时期。
跟移动操作系统一样,生态应用的爆发就在这一时刻,还有海量的标准外设以及行业专用设备的适配也在这一时刻完成。
虽然消息令人振奋,但是华为想要在桌面操作系统上有所作为,恐怕比移动操作系统的发展难上数倍。
主要是三点。
1、适配。
包括各类应用软件、还有各种指令集的适配都需要很长时间去构建和验证。
2、生态的构建。
前面提到Windows有超70多万款的应用软件,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而华为鸿蒙电脑即便在手机、平板等终端已实现分布式能力的应用,此次延伸至 PC 端,但要在应用数量和种类上追赶 Window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鸿蒙虽然在很多软件上已经完成了适配,但很多功能上依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还有鸿蒙要吸引这些专业软件厂商进行适配,需要克服诸多难题,包括软件性能优化、功能兼容性等。
3、用户习惯。
这个很好理解,咱们很多人包括小编自己,已经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Windows 和 macOS,已经完完全全适应了这些系统的操作逻辑。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
咱们要换一个桌面的背景图都要有一段适应时间,更何况操作性更强的软件等等。
这就需要很长时间让用户改变习惯,接受新的操作系统,需要在交互设计上做到极致,既要保持简洁直观,最好能兼顾 macOS 和 Windows 用户的操作习惯,降低用户迁移门槛。
当然,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工作要做。
各种硬件上稳定运行、发挥最佳性能,需要华为与众多硬件厂商紧密合作,进行大量的测试与优化工作。
比如,在显卡驱动方面,要保证图形处理性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都能满足用户需求,避免出现画面卡顿、显示异常等问题。
瞎总结一下。
最后免不了要唠叨一下,国产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
咱们高度依赖国外操作系统,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是在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等环节存在潜在的风险。
而华为自研的鸿蒙电脑操作系统,从内核到应用框架全栈自研,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能够有效避免因国外技术限制或恶意攻击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守护咱们自己的信息主权。
再从产业上来说,
华为一旦成功,就是打破国外操作系统长期垄断的局面。
过去,国产操作系统由于技术实力弱、生态不完善,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产业发展受限。华为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全力构建国产电脑操作系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一方面,吸引更多软件厂商投身于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丰富软件应用种类,提升软件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国产芯片、硬件设备等产业的技术升级,推动形成完整的国产计算机产业生态,提升我国在全球计算机产业中的话语权,助力产业实现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跨越。
还有技术创新层面上,构建国产电脑操作系统是对前沿技术的积极探索与突破。
其全栈自研的过程,涉及到操作系统内核、开发框架、分布式技术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创新,不仅为国产操作系统技术发展积累宝贵经验,还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华为自主创新技术成果还可能反哺其他行业,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来源: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