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五一”口号 承先贤之志——民建青岛市南区基层委举办主题活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20:43 2

摘要:4月26日上午,民建青岛市市南区基层委员会于市北区胶东路1号12号楼青岛炎培文化艺术学校会议室,举办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7周年暨缅怀民建先贤主题活动。民建市南区十支部、十二支部、十七支部、老年支部的23名会员代表齐聚一堂,活动由民建市南区十支部主委于

4月26日上午,民建青岛市市南区基层委员会于市北区胶东路1号12号楼青岛炎培文化艺术学校会议室,举办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77周年暨缅怀民建先贤主题活动。民建市南区十支部、十二支部、十七支部、老年支部的23名会员代表齐聚一堂,活动由民建市南区十支部主委于广渊主持。

民建市南区基层委副主委、老龄委主任王天林出席活动并感慨道,在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7周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意义重大。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召开,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该口号作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联合政府的行动纲领,迅速得到全国民主团体的响应。5月23日,民建先贤在上海举行常务理、监事会议,一致通过赞成中共“五一”号召,筹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的决议,并推举章乃器、孙起孟为驻港代表,与中共及其他民主党派驻港负责人保持联系。这一决议成为民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民建政治立场和政治纲领的重大转折,宣告了民建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共团结一心的立场,为民建后续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

重温这段历史,我们更应缅怀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民建先贤。我们要发扬民建先贤团结奋斗的精神,传承他们爱党爱国、忠贞不渝的优良传统,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中,民建市南区十二支部主委聂华带领大家学习了庆祝“五一”口号发布77周年的纪念文章;民建市南区老年支部副主委魏虹波领读了纪念黄炎培先生的文章,展现民建先驱的光辉足迹。

青岛炎培文化艺术学校校长、老会员杨晶平深情讲述了学校成立发展的历程。学校始建于1983年,原名市南民建业校,由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民建青岛市委员会主委马绪涛亲手创办,起初仅有一个班、20多名学员。在民建会员的团结协作下,学校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办学经验,逐渐发展壮大至200多名学员。受父亲杨克凡(青岛建国初期老会员)的影响,杨晶平立志加入民建组织并如愿以偿。她学习民建会史,对黄炎培先生无比崇拜,并以黄炎培精神办学。

2002年政企分开后,她将学校更名为炎培职业培训学校(后称炎培文化艺术学校)以纪念黄炎培先生。如今,学校租用教学场地1200平方米,拥有10间教室、1间图书馆、最大2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开设声乐、舞蹈等10多个门类、60个班级,配备44位教师,学员达1500多名,在青岛声名远扬,是山东省民建团体中唯一用民建先贤名字冠名的学校。会员们听后,对杨晶平校长肃然起敬。

老年支部主委、老会员孙志海在发言中回顾了民建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历程。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民主党派等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播撒下中国新型政党的“种子”。关键时刻,民建先贤积极响应,以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等为代表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和进步知识分子,于1948年5月23日公开响应“五一”口号,向世界宣告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开启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的征程,自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帮手、好参谋、好同事。77年来,民建先贤立场坚定,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并肩前行,坚贞不渝地支持和拥护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在民建先贤“五·二三”宣言的传承下,民建人将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在新时代奋发图强,续写新篇章。

十七支部主委魏潇代表年轻会员表达了参与此次活动的感想。他表示,老中青民建会员齐聚一堂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7周年暨缅怀民建先贤,令人激动。民建先贤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团结一致发表“五·二三”宣言,向国内外宣告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坚定信念和立场,选择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民建人的光辉思想始终指引着会员矢志不渝跟党走,我们要缅怀民建先贤,做忠诚于党的民建人,让“五·二三”宣言精神代代相传。

通过学习和讨论,会员们加深了对“五一”口号和“五·二三”宣言历史背景的了解,深受民建先贤爱国情怀鼓舞。大家一致表示,要传承和发扬民建先贤光明磊落、爱憎分明的奋斗精神,弘扬民建爱国爱党、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征程中,继续传承“五一”口号精神内涵,坚定不移跟党走,凝聚共识,为助力青岛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民建的智慧和力量。(杨志荣)

来源:小波聊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