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五月八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8 21:10 2

摘要:今天是5月8日,立夏之后的4天,已经下了3场雨。早上出门,顶着一路小雨走在上班的路上,好在雨不大,不用撑伞。路上行人不多,但车流量很大。穿过一条不宽的小街时候,路边一个开着门的小摊位上,飘出一段熟悉的歌声,是小邓的《春满小城》。印象中已经很久没有在街上听到小邓

又是一年五月八日

今天是5月8日,立夏之后的4天,已经下了3场雨。早上出门,顶着一路小雨走在上班的路上,好在雨不大,不用撑伞。路上行人不多,但车流量很大。穿过一条不宽的小街时候,路边一个开着门的小摊位上,飘出一段熟悉的歌声,是小邓的《春满小城》。印象中已经很久没有在街上听到小邓的歌声了,反倒是每晚入睡的的时候,听小邓的歌已经是常态了,猛然想起小邓辞世已经整整30年。

岁月的沉淀,早已过了少不更事、年少轻狂的年代。回想起八十年代初期与同学躲在家中偷听小邓歌曲的情景,仿佛也就是刚刚发生的事情,那时候不像现在,家家都有收录机。同学的父亲购置了一台收录机,还有两盘翻录的磁带,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绝对不是原版磁带。磁带上没有任何标志,,但从收录机中传出的声音入耳后,绝对让人酥软,那叫一个好听。从未听过如此空籁的声音。

那个年代的收录机,是一种便携式的,俗称“砖头”,是可以放在书包中的那种,好像是“松下”牌的。上中学之后,我的英语老师也有一台这样的收录机,只可惜这位刘姓的老师教了我们不长的时间,考上了大学。那时候每逢大课间,我们几个同学都会跑到刘老师的宿舍,围着那台“砖头”练习英语朗读,偶尔刘老师也放歌曲给我们听,当然都是那个时期的歌曲,以朱逢博、李谷一的歌曲为多,只有一次竟然在老师那里听到了小邓的《小城故事》。

多年之后,我家也购买了收录机,是三洋单卡,几年之后又购买了一台夏普双卡收录机,再后来又添置了能放唱片、CD和磁带的组合音响,当然这已经是90年代的事情了。自从家中有了收录机,买磁带就成了下班之后的乐趣,当然这个时候,满大街放的都是小邓的歌曲了,再也不用“偷听”了。第一次无限循环收听小邓的歌曲,是在小舅的门市。小舅是小城中第一批经商的自由职业者。如今也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在石家庄上学,每逢假期前和开学前的时间,火车站前中山路街北的音像店中总有我的身影,用几年的时间,从这里购齐了又中国唱片总公司发售的正版《邓丽君歌曲精选》1-5辑。那种磁带的音质,是过去翻录磁带无法相比的。至今这五盘磁带仍然保存在我的书柜中。这几盘磁带陪伴了我在省城的4年半时光。只不过很可惜的是对于小邓也只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1995年5月8日,小邓第一次出现在央视新闻中,本来欢欣鼓舞的我瞬间冰火两重天,因为这则新闻竟然是小邓辞世的新闻,好多天被这则消息困扰,不敢相信,于是小邓的歌在使用了多年的“索尼”随身听中再次不断循环。再往后的日子虽然不断在丰富多彩,对于听歌,只听小邓的。当然听歌只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还记得1984年春晚上朱明英的那首《回娘家》歌曲吧,欢快、诙谐、活泼,令人回味无穷。当时报的是河北民歌,但作为河北人得我却是第一次听。

直到多年之后,看到了小邓和许冠英的一段MV视频中,就是这个熟悉的《回娘家》,不过视频中的歌曲名字是《小媳妇回娘家》。后再从一份资料中,知道了当时的歌曲就是翻唱的这首歌。因为小邓的祖籍是河北大名邓台村,她的母亲是山东人。良好的遗传基因,竟让小邓的语言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她的歌曲可以在中文、粤语、闽南语、日语、马来语、英语等于种种切换自如,日常说话时,也能在客家话、广东话、闽南话、山东话、河北话以及多种语言中转换,不能不说是一位语言集大成者。

我在内地见到的第一本小邓的歌曲集是《邓丽君自选演唱歌曲二百二十五首》,是从我的一位同事那里借到的,本想也每一本,无奈新华书店脱销,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在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毫不迟疑买下。此后边听小邓的歌曲边对照,再也不用自己抄乐谱抄歌词了。2004年时候去石家庄出差,返程的时候在火车站对面的新华书店中,发现了一本刚刚出版的《邓丽君画传》,毫不犹豫买下,在火车上看了一路。之后无论到那座城市,新华书店成了必去的地方,只为看看有没有新出版的有关小邓的书籍。

其后几年,陆续从石家庄、邯郸、保定、邢台等地购买了《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邓丽君》《邓丽君私家相册》《何日君再来·邓丽君》《歌迷小姐·邓丽君成名史》几本书,从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购买了《绝响——永远的邓丽君》这本书。还从网上购买了《恰似你的温柔·永远的邓丽君》《香草美人邓丽君》两本书,翻看过之后,才发现“香草美人”竟然是一本盗版书,以至于很长时间在朋友中落下了买假书的口实。不过翻看过多本有关小邓的书籍之后,发现内容上相互借鉴的很多,也就失去购买的动力了。毕竟从师永刚的《邓丽君画传》这本书中,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2015年,正值小邓辞世20周年,海峡对岸的“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4枚《邓丽君》邮票,我的2位好朋友王光珉先生和徐凯先生委托对岸的朋友在邮票发行的当天寄给我2枚首日实寄封,令我感动不已,至今仍然珍藏,那年还专门写了一篇博文。后来对了一个机会,购买了这套邮票的版票和多个四方联。大约是90年代后期,从广东的一位专营港澳邮票的邮商那里买了一些香港邮票,这位邮商老兄送了我一些外国邮票,其中有一枚竟然是朝鲜邮政1996年发行的《华人歌星邓丽君》小型张,真是喜出望外。此后陆续购买了多个国家发行的小邓邮票,平日里没事的时候翻出来欣赏欣赏,也是一种怀念吧。

前几天徐凯先生在微信中给我留言,并发过来一个链接,原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人物》杂志的第9期,封面人物就是小邓,主题就是《何日“君”再来》,通篇杂志里用58页,刊登了16篇文章,来纪念这位著名的华人歌星。而上一次也是《环球人物》杂志在2010年5月,专门刊发了《为什么纪念邓丽君》专辑。昨天收到了今年第9期《环球人物》,翻看着杂志里那些早已熟悉的小邓的图片,还有不同阶层和年龄段的纪念文章,很是感慨。她将自己42岁的年华奉献给了热爱的歌唱事业,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用独特的歌声讲出了属于中国的音乐旋律和中国的故事。

来源:闻锺集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