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罗斯纪念卫国冲突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盛大举行。这一活动意义非凡,不仅是对历史的庄重铭记,更是当下国际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映射。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西方制裁层层加码的艰难处境下,期望借此次盛会打破外交孤立,重塑大国威望,因而邀请了众多国家的政要前
据报道,俄罗斯纪念卫国冲突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盛大举行。这一活动意义非凡,不仅是对历史的庄重铭记,更是当下国际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映射。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西方制裁层层加码的艰难处境下,期望借此次盛会打破外交孤立,重塑大国威望,因而邀请了众多国家的政要前来参加。
俄乌冲突(资料图)
然而,各国对俄罗斯邀请的回应大相径庭。美国方面,对于是否出席红场阅兵一直态度暧昧,始终未给出明确且积极的答复。此前虽有消息传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可能亲赴莫斯科,但美国国务院迅速辟谣,称“暂无相关行程消息可宣布”。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转变不定,为了自身利益时而推动和谈,时而又在对俄关系上纠结徘徊。其国内在对俄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特朗普若高调出席红场阅兵,可能引发国内强硬派的强烈反对,还会让美国的盟友体系产生动摇,毕竟当前整个欧洲都拒绝参加红场阅兵,美国若背离盟友独自前往,将面临巨大压力。并且,美俄之间在乌克兰领土主权、北约东扩以及美国霸权与俄罗斯利益拓展等诸多方面存在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这些因素使得美国在参加红场阅兵一事上顾虑重重。
印度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起初,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证实印度总理莫迪不会出席5月9日的红场阅兵,改由印度防长辛格代为出席。但到了当地时间5月3日,印媒报道称,印度防长也取消了行程,最终决定由其副手、印度国防部国务部长桑贾伊·塞思代为出席,给出的理由是国内事务繁忙。外界普遍认为,印度此次降级参加红场阅兵,表面上与当下紧张的印巴局势有关,近期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冲突不断,局势一触即发,莫迪政府可能因此无暇分身。但从更深层次分析,印度长期奉行在大国间寻求平衡的外交政策,试图在美俄之间游走,避免因与俄罗斯走得过近而损害美印关系。印度在军事装备上高度依赖俄罗斯(俄罗斯武器占其进口的60%以上),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也需要俄方保持中立;同时,印度又在积极融入美日澳主导的“印太战略”,试图借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力量实现自身的强国梦。所以,在俄罗斯最需要支持的时刻,印度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西方压力的妥协,也显示出其对中俄日益走近的警惕。
莫迪(资料图)
与美国的犹豫不决、印度的降级参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积极回应了俄罗斯的邀请。中国宣布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展开访问,并出席9日举行的红场阅兵。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中俄两国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在世界反法西斯冲突中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卓越的贡献。近年来,中俄在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双方的战略互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支持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在俄罗斯面临外部压力的艰难时刻,中国的坚定立场给予了俄罗斯有力的支撑。
在中方专机抵达莫斯科之前,俄总统普京在俄媒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就中俄关系发表了重要讲话。普京明确表示:“中俄关系是深层次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因为两国利益相吻合。”他还强调,“俄罗斯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为世界稳定打造坚实基础。”普京的这两句话,精准地为中俄关系定了调。在当前全球局势持续动荡,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战火未息,印巴局势又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中俄加强战略协作,对于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成果丰硕,2024年两国贸易额高达2448亿美元,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保障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也为俄罗斯突破西方制裁提供了经济助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中密切配合,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
普京(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调整,其中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一改之前美国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对抗的立场,大力推动俄乌和谈,并重启美俄对话,美俄关系因此有所改善。外界不少观点认为,特朗普此举有“联俄抗华”的意图。但普京的表态清晰地表明,俄罗斯不会轻易陷入美国的战略陷阱。俄罗斯深知,在长期遭受西方制裁的困境下,与中国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实现自身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中俄关系的稳定发展,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和长期战略考量,不会因一时的国际风云变幻而动摇。
此次俄罗斯红场阅兵,各国态度的差异,深刻反映出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国在这一局势中,以坚定的立场和积极的行动,展现了大国担当,进一步巩固了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关系,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来源:洞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