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 | 利用“AI”传播谣言,或将涉及以下法律责任→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8 22:12 3

摘要: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推动网站平台提升检测鉴伪能力。第二阶段聚焦利用AI技术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假冒他人、从事网络水军活动等突出问题,集中清理相关违法不良信息,处置处罚违规账号、MCN机构和网站平台。

案件加载中

展开专项行动前,利用AI传播谣言的案例层出不穷。

1► 今年4月底,一则“孝子农民工提塑料袋带走母亲骨灰,谁在啃食生者的尊严”的不实信息在网络平台传播,引发网民关注讨论。经查,网民康某某为博取流量,利用AI工具对某市殡仪馆骨灰盒收费情况进行杜撰,生成谣言信息在互联网平台发布。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2► 今年3月初,“华山医院前院长”的故事在互联网广泛传播。然而经警方核查,华山医院没有名为“张明远”的前院长,也没有同名员工。上海公安网安部门开展调查,成功侦破这起利用AI造谣案,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某、郭某某、石某某。

上海警方破获的这起“华山医院前院长客死他乡”的AI造谣案仅是一个3人团队,却手握500多个账号,一个多月就发布30多万条AI生成的不实帖文。从AI换脸明星绯闻到医患矛盾,从国际局势到民生焦虑,AI谣言正大肆而又精准地狙击着人们的敏感神经。网安总队警官用一句话精准概括:这是“AI的幻觉”,是“毒流量”,更是“流量经济”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利用AI传播谣言

或将涉及以下法律及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利用AI传播谣言,侵犯到他人名誉权的,或将承担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罪名;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发现违法和不良信息

可以这样做

固定证据:发现违法和不良信息,立即截图或录屏保存证据,确保记录发布时间和发布者账号。

法律途径:拨打12377中央网信办举报电话,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上海市虹口区司法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