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传统农业县,和顺县不误农时不负春,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走进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整地、播种、施肥、覆膜的繁忙景象。勤劳伴随着春意,渲染了农家人生活的色彩,一幅产业兴旺、万物复苏的美丽画卷,正在尽情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为传统农业县,和顺县不误农时不负春,全力以赴抓好春耕生产。走进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整地、播种、施肥、覆膜的繁忙景象。勤劳伴随着春意,渲染了农家人生活的色彩,一幅产业兴旺、万物复苏的美丽画卷,正在尽情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李阳镇泊里村的农田地里,耕地机来回穿梭,发出阵阵轰鸣声,广大群众铆足干劲奔波于田间地头,翻耕土地、播种施肥,处处涌动着春耕生产的热潮。县农业农村局也及时按下春耕备耕“快进键”,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助力春耕提质增效。
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与种业管理股股长 石明轩
和顺县农业农村种植方面的技术人员走出机关、深入田间,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主要讲解选用优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等增产技术,确保我县春耕备耕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围绕保护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春耕春播中,全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据了解,今年我县预计春播面积为19.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1万亩。
与泊里村忙碌的景象一样,义兴镇井玉沟村的晓庆家庭农场里,负责人冯晓庆抢抓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在农田里利用四轮覆膜滴管一体机开展铺膜作业,为甘蓝菜的育苗做着准备。现代种植技术让春耕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晓庆家庭农场 冯师傅
今年买的这机器,连滴灌带地膜,一下就弄好了,省了很多的劳动力,滴灌的好处就是天旱也有水分,有水就能保收,也能增产。
拱棚内,满目翠色扑面而来,成排的育苗盘上,西红柿、甘蓝菜等种苗舒展新叶,生机勃发;温室大棚里,一排排豆角架整齐排列,翠绿的藤蔓间缀满嫩绿的豆角,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县农业果蔬站站长 赵冬梅
目前,全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700多亩,以拱棚蔬菜种植为主,种植的主要品种有西红柿,其次有黄瓜、青椒、尖椒、架豆等,现拱棚蔬菜正在定植,温室架豆刚上市,产地批发价每斤5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此外,和顺的特色农业在春耕中也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在松烟镇白仁村,棚内一排排菌包整齐悬挂,黑木耳已破袋而出,长势喜人。在横岭镇翟家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史彦荣和工人们正穿梭在菌棒之间忙着采摘,奏响了春日里的“丰收曲”。
横岭镇翟家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史彦荣
今年咱们从三月份开始进菌棒,三月底基本入棚完毕,通过15天的休眠期,到四月十八号开始出菇,出菇的情况就是每天200框左右,平均售价就是两块五、六。
县农业果蔬站站长 赵冬梅
近几年来,在县政府的惠农政策扶持下,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县设施农业主导产业。从2022年以来,年种植菌棒1000万棒以上,总产量5000多吨,品种以平菇、香菇,木耳为主,也有部分灵芝,羊肚菌等示范品种。现在食用菌种植全部完成,已进入头茬菇采收期。
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与种业管理股股长 石明轩
我县春播从4月15日起,自东向西陆续开展,目前播种面积已达13万亩以上,全部为玉米。春播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预计5月10日前后播种完毕,夏播的荞麦等0.3万亩7月上旬播种完毕。
一年好景在春耕,丰收画卷待秋成。在和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播种下新一年的希望,一幅农业丰收、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王 玮)
来源|和顺融媒
本期编辑|怡然
来源:科创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