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 “母亲节礼物” 输给看不见的健康危机!每个儿女都该懂的秘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9 01:17 2

摘要:骨质疏松听上去不疼不痒,但是它被称为“沉默的隐形杀手”。它不声不响地一点点让骨头变得疏松、脆弱,等发现时,往往就是摔了、断了,甚至卧床不起。

全球每年有多达3700万起脆性骨折

也就是每分钟就有70起骨折

正在发生!

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

患病率为19.2%

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0%

女性患病率则达到32.1%

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更是达到51.6%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

约为9000万

其中女性患者约为7000万人

骨质疏松被称为

母亲岁月里的无声警报

关爱母亲健康

从预防骨质疏松做起

01 | 骨质疏松,不是“老了”那么简单

骨质疏松听上去不疼不痒,但是它被称为“沉默的隐形杀手”。它不声不响地一点点让骨头变得疏松、脆弱,等发现时,往往就是摔了、断了,甚至卧床不起。

⚠️ 骨质疏松的“隐形信号”,别再当作“正常老了”:

身高变矮了:比年轻时矮了2-3厘米,可能是脊柱中的椎体骨已经压缩塌陷。背开始驼了:弯腰驼背,其实可能是脊柱骨结构疏松破坏的结果,不只是姿势问题。总说“腰酸背痛”:尤其是久站、久坐就痛,别轻视——这可能是骨头的“求救信号”。走路越来越慢、小心翼翼:怕摔?怕疼?其实是身体本能在保护骨头。动作变慢、感觉没劲:肌肉与骨量同时流失,骨质疏松往往也伴随“肌少症”。轻轻一碰就淤青:毛细血管变脆,也是骨质脆弱的一个外在表现。

这些症状看似“平常”,其实是骨质疏松在悄悄进展。骨头的病,不痛不痒,却最怕后知后觉。

特别是女性,一旦进入更年期,骨量流失的速度将比想象中更快。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正是雌激素的大幅下降。

02 | 雌激素,女性骨头的“隐形守护者”

# 为什么雌激素对骨骼这么重要?

你可能知道,雌激素是维持女性皮肤光泽、身材曲线的“青春密码”。但你可能不知道,它对骨骼健康的保护同样重要。

破骨细胞:负责“拆房子”,清除老旧骨组织;成骨细胞:负责“盖新房”,制造新骨。

年轻时,雌激素就像一个调度员,协调着“拆”与“建”的节奏,使骨量保持平衡。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会出现断崖式下降,结果就是“拆迁队”疯了,“施工队”却慢了——骨量就这样“咔咔”往下掉,骨质疏松也就悄悄找上门。

# 雌激素到底是怎么“保护骨头”的?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雌激素通过其受体作用于破骨细胞,诱导其凋亡,从而减少骨吸收活动。促进成骨细胞功能:雌激素可增加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OPG)基因的表达,OPG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有助于维持骨重建的平衡。调控骨基质蛋白表达:雌激素参与调控骨基质中关键蛋白如骨钙素和Ⅰ型胶原的表达,这些蛋白是骨骼强度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Biomedicines

加利福尼亚大学Holly A. Ingraham团队的研究表明,雌激素信号传导在维持骨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敲除内侧基底下丘脑中的雌激素受体α(ERα),发现雌性小鼠的骨密度显著增加,证实了雌激素信号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中的关键作用。

日本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雌激素可调节专门分解骨组织的破骨细胞的寿命,从而达到维持骨钙含量、避免骨质疏松的效果。

03 | 母亲节礼物清单里

请加一份“骨密度检测”

别只送花、发红包。如果可以,请带妈妈做一次骨密度检查。这是了解骨健康最直观的方式,也是送给她最贴心的健康关怀。

如果检测结果提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也别慌,科学防治可以减缓甚至逆转进展:

✅ 饮食调养:多补钙、补蛋白,多吃豆制品、奶制品、小鱼虾的摄入;

✅ 规律运动:快走、广场舞、太极等,增强肌力与骨强度,减少跌倒风险;

✅ 合理日晒:每天日照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

✅ 必要药物:医生会根据具体骨密度和危险因素,个体化使用钙剂、维生素D,或必要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地舒单抗、特立帕肽等。

附: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骨质疏松风险

一分钟测试题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美德瑞健康提示

我们能给母亲最好的礼物,不是奢侈的饰品、昂贵的保健品,而是—— 让她以后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不怕摔,不怕老。

这个母亲节,不妨陪着母亲去查个骨密度吧。

本文仅为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请遵医嘱。

来源:小滴说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