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2018年因参与“酒托”诈骗而被通缉的卿晨璟靓吗?当年,她因外貌出众被称为“最美通缉犯”,涉案金额高达140余万元。最终,她投案自首,并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然而,就在今年3月,卿晨璟靓在短视频平台重新露面,自称“已改邪归正”,开始通过直播吸
最美通缉犯出狱后直播带货,这样的行为是否应该被允许?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还记得2018年因参与“酒托”诈骗而被通缉的卿晨璟靓吗?当年,她因外貌出众被称为“最美通缉犯”,涉案金额高达140余万元。最终,她投案自首,并因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然而,就在今年3月,卿晨璟靓在短视频平台重新露面,自称“已改邪归正”,开始通过直播吸引关注。她在账号简介中明确表示自己就是当年的“头条人物”,并详细列出了直播时间。这一举动迅速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她通过直播或许是在努力融入社会;但也有人质疑,利用过去的犯罪经历博取流量,这种行为是否合适?毕竟,她的 fame(名气)正是建立在一次严重的违法行为之上。这种以“黑历史”为卖点的行为,不仅可能误导公众,还可能触碰平台规则和社会道德底线。
果然,卿晨璟靓的账号很快被封禁。抖音官方发布声明称,平台禁止以监狱服刑或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获取流量、谋取利益。经核实,卿晨璟靓的新账号继续发布相关内容,因此被无限期禁言,所有营利权限取消,粉丝数据清零。
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网络时代,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流量突破底线。当个人经历与公共价值观发生冲突时,社会应该如何平衡宽容与约束?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改邪归正”的标准?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来源:湖北电视台-生活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