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周边年入上亿的18家中国公司(2024年报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09:10 1

摘要:文创潮统计发现,玩具业务年营收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国内公司有泡泡玛特、卡游、布鲁可、B站(会员购)、奥飞娱乐、TOP TOY、凯知乐、彩星玩具、星辉娱乐、美力时、美乐雅、华立科技、高乐股份、实丰文化、孩子王、奇士达、绿林幼教、卡淘等18家。

从年度业绩看行业变迁:拥有IP或建立品牌壁垒,否则可能沦为市场变幻时的“代价”

前两个月,各大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公司陆续发布2024年度业绩。

文创潮统计发现,玩具业务年营收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国内公司有泡泡玛特、卡游、布鲁可、B站(会员购)、奥飞娱乐、TOP TOY、凯知乐、彩星玩具、星辉娱乐、美力时、美乐雅、华立科技、高乐股份、实丰文化、孩子王、奇士达、绿林幼教、卡淘等18家。

(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是不完全统计,仅供参考,有很多公司未能收录,比如阅文好物的数字是GMV超5亿元,九木杂物社、广博股份收入中玩具周边的占比未公布,伟易达的新一期业绩要等到六月发布,还有众多未上市的隐形“大佬”…… 文创潮对它们将保持关注)

从这些年度业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玩具/潮玩/文创/IP产品领域的变化:市场在以较大增幅发展,但显然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实现正向的成绩。

在潮玩与文创向上发展的同时,儿童玩具面临调整。比如,以儿童玩具零售渠道为主营业务的凯知乐与孩子王,收入同比降幅都超过了15%;主要生产儿童玩具的美力时,收入同比下滑36%。

还有一个现象颇为“吊诡”:有多家公司去年收入大增但利润并没有同步改善,甚至有的没能实现扭亏。比如奇士达、绿林幼教、卡淘等。

接下来,文创潮还是先从渠道和品类两个层面进行解析,再解读部分公司的经营表现。

泡泡玛特:年入130亿+,毛绒卖了28亿,出海超50亿元

2024年泡泡玛特的业绩继续腾飞,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净利润超30亿。

去年泡泡玛特有13个IP收入超过1亿元,其中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在2024年的收入都突破10亿元,分别实现收入人民币30.41亿元、20.93亿元、13.08亿元和11.65亿元。

另外,DIMOO、小野Hirono、Zsiga、HACIPUPU的2024年度收入分别约为9.1亿、7.27亿、2.45亿、2.24亿元。

泡泡玛特2024年度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六大IP

随着品类的增加,泡泡玛特将产品细分为手办、MEGA、毛绒玩具、衍生品及其他四大部分。

泡泡玛特2024年收入的品类划分

手办仍是最大品类,2024全年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但占比降至53.2%。

2024年泡泡玛特增速最大的品类是毛绒玩具,收入增长约13倍至28.32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21.7%,有THE MONSTERS春天野在家、Time to chill等多个畅销系列。

泡泡玛特的MEGA产品线,通过陶瓷、木雕等特殊材质以及IP联名等方式再度增长,2024年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幅146.1%,占比12.9%。

泡泡玛特的IP衍生品,2024年也增长了156.2%,达到15.86亿元。泡泡玛特主品牌和共鸣GONG品牌,都有爆款联名或授权产品。

卡游:卡牌年入80亿,谷子近10亿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卡游的收入分别约41.31亿、26.62亿、100.57亿元,净利润-2.96亿、4.50亿、-12.4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16.20亿、9.34亿元、44.66亿元。

卡游的产品主要划分为集换式卡牌、人偶、其他玩具、文具。

卡游的卡牌在2024年收入82亿元,人偶玩具3.2亿,文具5.1亿,其他玩具的收入则从前年的1亿猛增到去年的10亿元。

卡游曾经的最大IP是《奥特曼》,去年是《小马宝莉》,贡献收入超30亿元。

2024年卡游向孩之宝的采购额从前年的1860万元猛增到5.4亿,包括《小马宝莉》《变形金刚》等三个IP;向新创华的采购额则从2022年的2.88亿下滑至1.58亿元,包括《奥特曼》《名侦探柯南》《初音未来》等六个IP。

2024年,卡游的69个授权IP和1个自有IP中,有十大IP的单独收入超过亿元。根据招股书推算它们包括小马宝莉、叶罗丽、奥特曼、蛋仔派对、火影忍者、咒术回战、名侦探柯南、哈利波特、卡游三国、斗罗大陆。

精英动漫的年报披露,去年其来自“客户一”的授权收入约为7514万元。由此我们可大致估算卡游的《叶罗丽》卡牌年收入在10亿元级别。

布鲁可:四大IP积木人占总收入九成比例

2024年,布鲁可的收入约22.41亿元,同比增长155.6%;年度亏损3.98亿元,同比扩大91.8%;经调整年度利润约5.85亿元,同比增长702.1%。

不过,如果从单季度收入的维度来看,布鲁可2024年第二、三、四季度的营收基本持平,暂时未能保持前两年的狂飙突进式增长。

布鲁可 季度收入变化

2024年,布鲁可的主力IP为《奥特曼》《变形金刚》《英雄无限》《假面骑士》,分别产生收入10.958亿、4.537亿、3.099亿和1.7亿元,四大IP的积木人收入占到布鲁可集团总收入的九成。

2024下半年,布鲁可的《奥特曼》和《英雄无限》两大IP收入出现下滑,《变形金刚》保持增长,新推出的《假面骑士》积木人表现不错。

布鲁可的产品依然主要通过线下销售,2024年其线下经销的销售额约20.63亿元,占比超九成(92.1%);线上渠道收入约1.557亿元,2023年是1.062亿元。

线上,布鲁可致力于构建积木人用户社区,它将积木人玩具的创作用户称为BFC(Blokees Figures Creator),持续通过BFC赛事、IP快闪的BFC专区等形式激励用户进行涂装、改造、混搭、剧情演绎等,希望用赛事和社区等打法强化玩家圈层和品牌心智。

奥飞娱乐:加快拓展潮玩业务

2024年奥飞娱乐的玩具销售收入约10.26亿元,同比下滑12.13%。

奥飞娱乐此前的玩具业务主要是儿童玩具,包括“奥迪双钻”“维思积木”两大品牌,面临不小的压力。其潮玩业务主要通过“玩点无限”品牌开展,已陆续开发推出盲盒、叠叠乐、糖果粒等品类产品,与米哈游、网易、腾讯、叠纸心意等知名企业品牌达成合作。

奥飞娱乐将业务划分为“IP与内容”和“实体”两大板块,玩具与潮玩所属的后者,未来第一要务就是“加快拓展潮玩业务,共生共荣与破圈突围”,其次是“调整优化玩具业务,聚势深耕与开放共生”。

对于潮玩业务,奥飞娱乐表示将以“品牌塑造+产品深耕”为核心战略,一方面通过线上融合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构建传播矩阵,线下举办主题快闪店、联动艺术展览等场景深化沉浸式体验,进一步强化品牌认知;另一方面围绕用户圈层,建立“核心玩家培育+会员体系+全域社群”的立体化运营模式。

潮玩产品研发方面,奥飞娱乐将在巩固“玩点无限”在叠叠乐品类优势的基础上,尝试拓展毛绒玩偶盲盒、可动玩偶、智能潮玩等新品类,同时开放式探索“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IP的潮玩化运营。 渠道拓展则主要寻找酒店、游乐场、礼品零食连锁店等各类型新渠道,并加快下沉三四线渠道。

TOP TOY:加速开店,开始出海

名创优品集团旗下的潮玩零售品牌TOP TOY,去年GMV约14.1亿,收入约9.97亿,税前利润约9242.8万元。

名创优品表示:2024年是TOP TOY实现全年盈利的第一年,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运营效率、快速扩展门店网络成功迎来了业务拐点。

截至2024年末,TOP TOY销售的产品包括大约11100个SKU,涵盖盲盒、积木、手办、拼装模型、玩偶、一番赏和其他潮流玩具等品类。

2024年TOP TOY自研产品占比增加了3.5个点,毛利率提升了7.3个百分点,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平均客单价、平均售价都有所下降(平均客单价从上年的121.3元减少至109.5元,平均售价从上年的63.3元减少至57.8元)。

到2024年底,TOP TOY共有276家门店,其中272家位于中国内地,或者分为40家直营、236家加盟。

从2023下半年开始,TOP TOY加速开店,并且在2024年开始扩展海外市场。

如果按城市的规模进行划分,TOP TOY在2023年在一线城市大力拓展门店,2024年门店数增加更多的是二线城市。

TOP TOY平均单店收入面临一定压力。未来它将继续优化门店网络和IP,通过出海和主题快闪等形式寻求增长。

凯知乐:加大Kidult市场投入

主要业务是儿童玩具代理销售的凯知乐(核心品牌是Kidsland),去年的收入约9.74亿元,同比下降15.7%;亏损约2.02亿元,比上年略有收窄。

凯知乐 收入、利润、毛利率变化

2024是凯知乐的转型之年。一方面它严控成本,将销售、分销、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减少13.9%,另一方面扩大了与52TOYS等以“Kidult”(大孩子)为重点的产品的合作。

除了在Kidsland和FAO门店整合更多大孩子产品,凯知乐还在四个城市新增了谷子周边品牌“HallOne”(厚玩)的门店,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郑州、青岛等地开店。

凯知乐旗下“Hallone”门店与商品示意

彩星玩具:IP热度下滑造成利润降四成

2024年,彩星玩具收入约1.1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4亿元),同比减少16%;净利润约168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2亿元),同比下滑约四成。

对于去年的业绩下滑,彩星玩具主要归因于《忍者神龟》玩具系列销售低于上年。

动画电影《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2023年8月全球上映,反响不错;2024年《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虽然带动相关玩具销售,但表现不足以扭转业绩势头。

去年彩星玩具不仅收入下滑,毛利率也有所下降(玩具销售的毛利率从前年的57%降低至去年的54%),首要原因是零售商采取更高折扣以争取消费者。

彩星玩具表示,今年它面临的挑战更大,2025年《忍者神龟》和《哥斯拉大战金刚》都没有大的新作。从孩之宝获得授权的《超凡战队》( Power Rangers )产品系列,将于夏季开始交付,或将为下半年的业务带来一定支持。

彩星玩具还表示,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将影响整个玩具行业,预期会对公司盈利造成负面压力。

2024年,彩星玩具最大的市场仍然是美国,收入占比为70%。其次欧洲整体占20%,美洲其他地区占6%,亚太地区有3%。

增收未增利的现象

去年玩具周边收入在1-5亿元之间的,还有星辉娱乐、美力时、美乐雅、华立科技、高乐股份、实丰文化、孩子王、奇士达、绿林幼教、卡淘。

这些公司,如果没能形成品牌优势,在宏观经济承压、消费不振的背景下,如果零售渠道以打折促销或者订单甲方降低采购价格,它们很容易沦为“代价”。

其中,奇士达、绿林幼教、卡淘的收入同比增幅都超过了30%,但都不约而同的亏损或者利润大幅下滑。

奇士达2024年收入约2.1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5%,但毛利率仅仅是8.4%,同比下跌3%,年度亏损约6110万元。

奇士达与星辉娱乐的玩具产品主要都是车模玩具,但星辉娱乐通过加大知名车企品牌的授权力度,去年的毛利率提升至46.47%,收入4.65亿,净利润8268.44万元,玩具业务“老本行”是其三大业务板块中的唯一亮点。

绿林幼教2024年营收约2.13亿元,同比猛增46.99%;净利润则只有608万,同比下滑70.23%。

绿林幼教主营木质玩具出口,去年收入增加,但销售价格大幅降低。

卡淘的业绩变化,体现了国内球星卡销售市场的竞争加剧。去年其营收同比增长36.96%至1.84亿元,但没能延续前两年的盈利势头,净亏损约430万元。

虽然姚记科技对卡淘的未来发展仍表示乐观态度,不过随着全球最大球星卡集团Fanatics进入中国,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变化。

来源:文创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