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重庆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守护在万家灯火第一线,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兑现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是守护立体都市的“平安锋刃”;他们,是浸润人间烟火的“温情纽带”……从刑侦一线到社区角落,从数字云端到江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在重庆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守护在万家灯火第一线,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兑现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们,是守护立体都市的“平安锋刃”;他们,是浸润人间烟火的“温情纽带”……从刑侦一线到社区角落,从数字云端到江河险处,他们以平凡身躯铸就不凡警魂。让我们通过“渝警之星”先进典型事迹展播,触摸新时代重庆公安的忠诚脉络,感受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信仰力量。
“渝警之星”集体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江津区公安局
东城派出所
江津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与辖区政府部门打造 “政务110”协同机制,快速解决邻里纠纷问题,有力提升了辖区平安指数和群众满意指数。该所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打造群众“家门口”社区警务,组织成立“道畅义务巡逻队”“街面联防队”,有效汇聚群防群治力量;成功化解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纠纷180余起,保障安装电梯326部,实现了调解出手、群众握手;建立“半小时”学习机制,每日集中研判治安态势,定期评选优秀民警并向辖区群众公布,总结出的爱心、细心、耐心“三心”工作法、老旧小区电梯安装“梯步工作法”在全局推广,让民警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并于2025年1月获评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成效突出集体。
“渝警之星”集体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合川区公安局
三江骁骑先锋队
合川区公安局三江骁骑先锋队始终立足实战需求,创新构建“训练、实战、提升、引领”四位一体运行机制,以智慧警务为突破,充分发挥“短、平、快”机动优势,通过高密度编组巡逻强化了路面防控“见警率”“管事率”,有效提升交巡警路面执勤执法整体形象和工作质效,成为城市交通治理的“前沿哨兵”。他们以“护校安园”行动为抓手,创新打造警校联动品牌——“濮湖小学少年小交警”,成效显著;累计完成重要勤务800余次,开辟生命救援绿色通道57次。2025年紧急护送误食杀虫剂患儿就医,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及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等媒体广泛报道,全网点击量超千万。
“渝警之星”集体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大足区公安局
东门派出所
大足区公安局东门派出所积极探索“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治理路径,打造“政警民”三位一体协同处置机制,创新推出“四个一”政警联动体系,即一支社区警务团、一个运行团队、一套解决流程、一种化解办法,实现从单兵作战向体系联动的转变。社区民警依托警务室,构建“反诈茶话会”“警民联系群”等工作平台,将警务服务融入便民生活;引导网格员、环卫工、外卖员等106名群防群治力量形成“街面触角”;同时探索“网格柔性调解+警力刚性兜底”机制,推动源头治理走深走实。2024年以来,该所通过联动化解各类纠纷2500余起,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2.3%、诈骗案件下降52.8%。
“渝警之星”集体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酉阳县公安局
龙潭古镇巡逻青年突击队
酉阳县公安局龙潭古镇巡逻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24年8月,成员为龙潭水陆派出所青年民警辅警,主要负责辖区巡逻防控、打击社会面显性违法犯罪活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他们通过加强街面巡逻和打防结合的策略,以多破、快破群众身边的民生小案为抓手,辖区街面突出违法犯罪、农村地区传统盗窃等警情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56.25%、21.73%。自成立以来,青年突击队1名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3名民警获个人嘉奖,2名辅警获三级嘉奖。
“渝警之星”集体
市公安局打假总队
药品安全犯罪侦查支队
市公安局打假总队药品安全犯罪侦查支队坚持以专项行动、专项工作为抓手,以科技为刃、以清廉为盾,严打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的涉假侵权违法犯罪。连续破获多起药品、医美、日化等领域重大刑事案件,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获评成绩突出集体2次,21人次获表彰奖励。该支队坚持“青年+清廉+勤练”三维管理模式赋能队伍清廉建设,构建了“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型,打破数据壁垒,与多家企业签订《高新名优企业品牌刑事保护警企协作备忘录》,护航企业经营发展,筑牢药品安全防线,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綦江区公安局
合成作战支队副支队长 何容容
何容容,女,38岁,綦江区公安局合成作战支队副支队长,荣立三等功2次。她长期工作在反诈一线,带领全区反诈民警、辅警及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宣传防范、预警劝阻、追赃挽损等各项工作,全区电诈发案连续三年同比下降10%。近年来,她牵头在全区范围内组建3400余人的预警劝阻专业队伍,配套“中心-派出所-社区”三级劝阻机制,下发预警指令23万条,开展精准劝阻21万次,为群众挽损2000余万元,辗转全国各地追赃挽损1200余万元。其反诈宣防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反诈宣传工作荣登《半月谈》杂志2024年第11期,获评全国第四届“百个巾帼好网民故事”。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巫溪县公安局
刑事侦查大队民警 庹廷皓
庹廷皓,男,25岁,巫溪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民警。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刑事技术电子物证工作,先后为5个专案提取电子证据1000余份,梳理出有效证据3000余条,让海量证据从“无法分析”变“有迹可循”。同时,他和工作团队一起开发“溪警在线”、“食堂采购系统”、“护刀卫士”等十余个APP,为警务创新、队伍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2024年,他在重庆市刑侦尖兵技能大赛中,夺得刑侦尖兵大赛电子物证专业一等奖;同年代表重庆刑侦出战全国刑事技术技能大赛,荣获电子物证专业第三名,并在全国公安机关电子数据分析大比武中摘得一等奖。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万州区公安局
红光派出所社区民警 郝孝勇
郝孝勇,男,41岁,万州区公安局红光派出所社区民警。他服务的青羊宫社区有800多家企业和商户,高峰客流量达到每天10万人次,属于万州“核心商圈”。他创立“郝警官护企驿站”,与社区警务室双圆辐射,让基层警务工作进一步前移,奏响安商护企“最强音”,辖区涉企警情明显下降;扎实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自创“123”工作法,即:营业前“一次性”全面采集企业信息、网上网下“两条腿”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好护企“三大员”(宣传员、法制员、安全员),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快、准、全”,有效助力刑侦部门开展案侦工作。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南岸区公安分局
海棠溪派出所社区民警 张凌翼
张凌翼,女,39岁,南岸区公安分局海棠溪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三等功1次,在2025年全市社区民警先进典型选树技能比武决赛获二等奖。面对社区暂住人口众多、矛盾纠纷多发等难题,她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耐心,凭借独创的“三讲”工作法——讲法、讲理、讲情,积极化解各类矛盾,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超98%,让社区变得更加和谐。她搭建警民、警企、警校沟通群30个,排查隐患300余起,服务群众超2万人次,辖区刑事、治安案件降幅达50%,群众安全感创历史新高。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北碚区公安分局
童家溪派出所 李锐祈
李锐祈,女,42岁,北碚区公安分局童家溪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她坚持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方法,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她始终秉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的工作理念,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无畏的担当精神,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成为弱势群体的暖心人、情感疏导化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2024年,在同兴北警务室创建过程中,她创新运用“2+1+N”社区警务模式,深度融合“警格+网格”理念,构建起“区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高新区公安分局
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 陈钰
陈钰,女,42岁,高新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荣立三等功5次。她提炼、推行“六点六心”工作法,坚持“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系列便民服务举措,带领出入境大厅民警服务群众28000余次,急事急办400余次,实现“零投诉”“零差错”,群众满意度达100%;带队主动上门为企业宣讲出入境政策,对企业外派员工开展涉外宣传教育200余人次;牵头建立警企业服务24小时联系机制,制定“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方案,设立“商务助企”专窗,为企业急事急办100余起。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璧山区公安局
璧泉派出所社区民警 陈兴华
陈兴华,男,51岁,璧山区公安局璧泉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从军营到警营,他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扎根基层19年,总结了一套“勤严善”三字经工作法,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日常工作中,他坚持“腿勤、嘴勤、手勤、脑勤”的工作模式,走遍社区的每一条街巷,入户走访260余户,采集流动人口信息2600余条。他牵头建立“警医驿站”,创新运用“云联调”机制,创新构建“警医联动—法律援助—人文关怀”三维调解体系,将法律咨询、医疗责任评估、心理疏导等服务前置到诊疗环节。“警医驿站”启用以来成功化解医患纠纷30余起,医院盗窃、医托案件同比下降64.7%,患者安全感显著提升。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永川区公安局
兴龙湖派出所社区民警 袁帅
袁帅,男,42岁,永川区公安局兴龙湖派出所社区民警。他坚持摸索创新“五心三到” 工作法,总结出基层警务工作必须“钻得进去,冒的出来”。他与群众打成一片,年均调处矛盾纠纷800多条,服务辖企业1000多家,办理各类治安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巡逻防控走遍了管辖区域的各个大街小巷,常态化开展防火、预防案事件、反诈等各类宣传工作,通过积极开展群众工作,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被辖区群众亲切称呼“小袁警官“。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南川区公安局
鸣玉派出所社区民警 周人伟
周人伟,男,33岁,南川区公安局鸣玉派出所社区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在2025年全市社区民警先进典型选树技能比武决赛中获三等奖。他结合辖区治安形势状况,探索建立组建“警情帮帮队”6支和社区警校1个,创办“安全防范人伟说”系列节目,带队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纠纷调处、反诈宣传、群众帮扶等,切实将警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全力打造“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警情帮帮队”组建以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防止可能“民转刑”纠纷近30起,队员先期处置突发事件近400起;与司法部门共同构建“一庭两所”联调机制,累计化解重大矛盾近300起。辖区警情大幅度下降,实现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零发生,做到“矛盾不出村、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真正实现“我们的家园 我们来守护”。
“渝警之星”个人
点击图片了解详细事迹
云阳县公安局
治安管理大队
一中队中队长 李瑞军
李瑞军,男,46岁,云阳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从警20余年来,他凭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户政岗位上发光发热。面对群众求助,他利用户籍信息资源多条件检索,助力解决劳资纠纷诉讼难题;多方采集信息,为多名无户口人员成功登记户口。他严格指导25个派出所户籍民警,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精心整理60余部法规、绘制11张业务流程图,助力新人快速上手,以高度责任感和精准严谨的工作态度,得到大家肯定。
来源:平安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