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4月23日,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一位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大LOGO吃遍中国",搞了个大新闻!他直播带货的"正岩纯料马头岩肉桂",价格低到令人咋舌的298元/斤,瞬间售罄3200单。结果呢?你猜怎么着,5月2日,武夷山市监局就给他所在的公司——武夷山市
2023年4月23日,在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一位坐拥千万粉丝的网红"大LOGO吃遍中国",搞了个大新闻!他直播带货的"正岩纯料马头岩肉桂",价格低到令人咋舌的298元/斤,瞬间售罄3200单。结果呢?你猜怎么着,5月2日,武夷山市监局就给他所在的公司——武夷山市马枕峰茶业有限公司来了个"立案调查大礼包"!
说到这个马枕峰茶业,那可是个"老油条"了。信用中国一查,嚯,2022年10月就因为虚假宣传被罚过5万元。更绝的是,天眼查一穿透,好家伙,其实际控制人名下还有3家因为类似问题被注销的茶叶公司。这回,他们又栽在了"马头岩肉桂"上。
对了,马头岩可是武夷山岩茶的"核心产区",2023年的肉桂产量官方核定才18.5吨。大LOGO这800斤的单日销量,啧啧,这是把整个马头岩都搬空了吗?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仓库时发现,包装盒上印着"马头岩",可原料进货单上写的却是每斤45元的黄龙岩茶青。这,明摆着是挂羊头卖狗肉嘛!
咱先不说这茶企,就说这网红"大LOGO",也是迷之操作。虽然争议视频秒删,但商品橱窗里依然摆着四款不同品牌的"马头岩肉桂",价格从288元到888元不等。更离谱的是,有网友扒出其中一款茶的生产许可证号,居然指向河南信阳的一家红茶厂!这波操作,简直是把"虚假宣传"四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但是,问题来了!这监管部门也不是吃素的。4月28日,执法人员带着价值78万元的"茶叶DNA快检设备"杀到现场,15分钟内就比对出涉事茶叶与马头岩样本匹配度不足40%。这可是武夷山首次在直播带货领域应用分子鉴定技术,科技打假,就是这么硬核!
说到这儿,咱们不得不提那些被忽悠的消费者。在福州茶叶批发市场干了二十年的老茶商陈建国直呼:"马头岩核心区的茶青收购价都要每斤2000元以上,直播间卖298?这不是开玩笑吗?"而那些冲着"送人体面"买茶的消费者,现在只能对着包裹发愁。某维权群里,已有173人登记,涉及金额超50万元。更让人担心的是,部分茶叶农残检测值接近国标上限,这喝下去,"体面"没捞着,身体先垮了。
专家们也纷纷出来"指点江山"。中国政法大学直播电商研究中心主任李铭指出,网红选品流程存在巨大漏洞,主播对商品来源的查验义务形同虚设。传播学教授吴晓敏更是犀利点评:"中老年人就像站在数字鸿沟边上,看着网红们架起的彩虹桥,哪知道桥板底下都是虫蛀的。"
这场风波甚至波及到了真正的马头岩茶农。他们的茶叶销量下跌,茶青收购价也跟着跌。武夷山茶业协会紧急开会,17家企业联名要求建立"岩茶直播白名单"制度。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结果呢?武夷山市监局除了立案调查,还放大招:启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岩茶溯源体系,在抖音、快手开通官方认证账号,联合中茶所开发"云鉴茶"小程序。这是要用数字技术给传统茶产业上保险啊!
最后,说回老百姓的心声。一位在维权群里自学《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张老师说:"我们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光听网红忽悠,得学会看数字时代的'茶纹'了。"那么问题来了:在直播电商的浪潮下,我们该如何擦亮双眼,避免掉入"物美价廉"的陷阱呢?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踩着星星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