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减半,一年省十六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9 09:41 2

摘要:六合区横梁街道钟林村汪云组2000余亩连片麦田在微风中翻涌成绿色海洋。作为南京市唯一入选省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丰产片建设项目的示范基地,连云家庭农场正以一场“种子革命”和“管理革命”,书写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生动篇章。

六合区横梁街道钟林村汪云组2000余亩连片麦田在微风中翻涌成绿色海洋。作为南京市唯一入选省级小麦绿色高质高效丰产片建设项目的示范基地,连云家庭农场正以一场“种子革命”和“管理革命”,书写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生动篇章。

4月下旬至5月初的扬花期是小麦赤霉病防治关键窗口。日前,连云家庭农场主葛海云开展“一喷三防”作业,雾化药剂在离地3米的低空均匀洒落。相较于传统人工喷洒,无人机作业效率提升了十余倍,且精准避开了周边生态敏感区。

在连云家庭农场的1000亩丰产示范片,农场主葛海云俯身拨开麦叶,展示了新品种扬麦34的生长状态。与传统种植相比,这片麦田的用种量从每亩25公斤锐减至10公斤,降幅达60%,但麦苗密度与长势却与原先布种密度高的千亩麦田无明显差异。这一变化源于省农业专家携手南京农业大学学者为其量身定制的精准播种方案——通过土壤墒情监测和新品种落地,实现了“一粒种子一寸田”的精量播种。

连云家庭农场主 葛海云:

“本次小麦种植采用专家提供的方案,每亩用种量为10公斤。此前,当地种植大户普遍采用每亩25公斤的用种量。对比发现,两种不同用种量的小麦种植效果差异并不显著。肥料使用方面,全部采用小麦专用配方肥,虽然施肥量有所减少,但肥效并未降低。”

从麦种播下以来的每一周,省市区三级农业专家都会出现在连云农场。他们会带着相关检测设备,分片区采集麦苗生长数据,并精准指导葛海云如何科学施肥、除草、治虫。让葛海云惊喜的是,在新品种用种量锐减和个性化田管建议的加持下,肥料这一农业种植支出大头也随之减少。

葛海云的种田账印证着技术变革的价值:种子成本每亩节省60元,配方肥用量减少35%,但肥效不减,仅此两项全年节本超16万元。更关键的是,新技术还有望助力单产突破500公斤。站在田埂上远眺,葛海云对6月的麦收充满信心——这片承载着科技基因的麦田,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丰收愿景,更折射出粮食生产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深刻转型。

来源:今日六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