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传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向老年群体、年轻群体、学生群体等易受骗人群讲解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识别方法及防范技巧。在宣传过程中,该行工作人员向现场群众发放了“反诈防诈”宣传资料和“拒绝高利诱惑”宣传单页,并结合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为大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赵珍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近日,农发行周口市分行组织辖内各机构开展了“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反诈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向老年群体、年轻群体、学生群体等易受骗人群讲解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识别方法及防范技巧。在宣传过程中,该行工作人员向现场群众发放了“反诈防诈”宣传资料和“拒绝高利诱惑”宣传单页,并结合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为大家讲解了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轻易将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告诉他人,这些都是极其危险的。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们,不要轻信陌生人打电话、发信息。
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反诈骗行动,面对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大家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身防骗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对非法集资、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要提高警惕,增强对诈骗分子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核实,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如果不慎上当受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凡是要转账汇款,先通过电话核实确认。不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透露给他人。接到陌生人电话,如涉及钱财问题要提高警惕,及时和家人沟通核实,必要时立即报警求助。网络交友需谨慎,不要轻信网络上“美女”“帅哥”的甜言蜜语,避免掉入诈骗分子设置的陷阱。日常应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使用网上银行时,要注意登录网站时的网址,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警惕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向您发送的链接。对于陌生短信、邮件中的链接,切勿轻易点击。
积极响应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号召,组织辖内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深入推进反诈防诈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加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提醒广大群众要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如有疑问可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进行咨询或求助。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