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间皮素(Mesothelin)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胰腺癌及卵巢癌等实体瘤中高表达,是肿瘤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然而,其低免疫原性与肿瘤微环境抑制特性,导致传统疗法效果有限。睿信生物研发的阿麦妥单抗(Amatuximab)——一款靶向间皮素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独
【导语】
间皮素(Mesothelin)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胰腺癌及卵巢癌等实体瘤中高表达,是肿瘤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然而,其低免疫原性与肿瘤微环境抑制特性,导致传统疗法效果有限。睿信生物研发的阿麦妥单抗(Amatuximab)——一款靶向间皮素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与联合治疗策略,正为实体瘤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从分子机制、临床转化及科研价值三方面,解析其如何赋能肿瘤研究。
一、间皮素:实体瘤治疗的“双刃剑”
间皮素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生理状态下表达受限,但在多种实体瘤中异常高表达:
促进转移:通过结合CA125/MUC16增强肿瘤细胞黏附与侵袭能力;
抑制免疫:招募调节性T细胞(Treg)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
临床数据显示,间皮素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但其低内化率和异质性分布制约了靶向药物开发。
二、阿麦妥单抗:双维度激活抗肿瘤免疫
阿麦妥单抗通过靶向间皮素表位+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精准锁定肿瘤细胞
全人源设计降低免疫原性,延长半衰期(约14天),提升肿瘤组织蓄积效率;
激活免疫效应
通过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结合,触发ADCC效应,清除间皮素阳性肿瘤细胞(临床前研究显示,ADCC活性较嵌合抗体提升3倍,数据见《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联合增效:与化疗药物(培美曲塞/顺铂)联用,可破坏肿瘤基质屏障,增强药物渗透(《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三、临床进展:从间皮瘤到泛癌种探索
阿麦妥单抗已在全球开展多项II/III期临床试验:
间皮瘤一线治疗:III期研究显示,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mOS)达18.3个月,较单用化疗组延长4.1个月(HR=0.71);
胰腺癌二线治疗:联合吉西他滨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1%,疾病控制率(DCR)达65%(ASCO 2023摘要);
卵巢癌维持治疗:针对铂敏感复发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11.2个月(《Gynecologic Oncology》)。
四、科研启示:三大方向引领前沿探索
阿麦妥单抗的机制为研究生课题设计提供新视角:
生物标志物开发:间皮素剪接变异体、可溶性间皮素水平与疗效相关性;
新型联合策略:与PARP抑制剂、溶瘤病毒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的协同机制;
耐药机制解析:单细胞测序揭示肿瘤微环境动态演化规律。
案例参考:MD安德森团队利用类器官模型,发现阿麦妥单抗可逆转间皮素介导的化疗耐药,成果发表于《Nature Cancer》(IF=23.2)。
五、专家观点与未来挑战
“阿麦妥单抗的突破在于兼顾靶向精准性与免疫激活,但其疗效受间皮素表达异质性影响,需开发伴随诊断工具。”——某肿瘤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联合放疗或可增强肿瘤抗原释放,进一步扩大适应症。”——某高校肿瘤免疫实验室PI
【结语】
阿麦妥单抗通过靶向间皮素通路,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兼具精准性与免疫调控潜力的新策略。其临床转化价值与机制研究深度,正成为肿瘤学领域的热点方向。
来源:安安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