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十三朝古都,处处是历史文物,去西安旅游都是为了看历史,譬如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钟楼,西安碑林等,如果你对书法感兴趣你必须去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馆,那可以汇聚古代各类书法艺术品,西安碑林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安十三朝古都,处处是历史文物,去西安旅游都是为了看历史,譬如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钟楼,西安碑林等,如果你对书法感兴趣你必须去一次西安碑林博物馆,那可以汇聚古代各类书法艺术品,西安碑林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安碑林从2024年年初宣布闭馆扩建,只开放一部分给游客,2025年春节西安碑林又加大一部分开放,在扩建的新馆没开馆之前,这段时间门票是优惠价10元。
然而5月6日,五一小长假结束西安碑林博物馆公布,新馆即将开馆,5月12号起,新馆面积也扩大啦,对外展出东西很多,新馆门票将执行85元,半价门票40元,然而对于原来门票是65元,一次改建就增加25元门票,引发很多网友情绪不满,网友表示门票太贵了,去不起。
媒体更是批评门票涨价不应该走进博物馆,一座博物馆是一本历史书,博物馆承担着一定社会文化传播责任,记得全国管理博物馆应该是2017年3月份国家明确要求免费对公众开放,这些年由于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博物馆更是人山人海,年轻人老年人小孩子都打卡博物馆,像每年暑假,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北京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这些地方都是一票难求,很多时候还发生过黄牛导票新闻。
更有网友批评西安碑林博物馆,晒出北京所有历史景点,北京故宫门票都才60元,西安碑林博物馆竟然涨价85元,太贵了,也有人表示支持涨价,说只要展出东西多,门票价格贵点无所谓。
网友评价:
1、太贵了,不能接受。
2、守着这么好的独一无二资源造热点,引流量,卖文创不好吗?本来碑林的观赏就需要比较高的艺术文学门槛,还设置这么高的门票,还怎么推广呢。现代文化类景区运营如果还是守着门票当作创收补本的主要手段,才是守着金山饿肚子。
3、就因为曾经65的门票价格,虽久居西安但始终没有去过碑林博物馆,这价格比北京故宫都贵,现在85的价格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说实话西安很多景点的价格都挺贵,让人难以接受。
4、确实有点高了,如今整体经济形势又不好。博物馆价位就应亲民,让大多数人都愿意去研学,去消费。可别真用它去赚钱。钟楼、鼓楼、城墙加起来跟这票价差不多,比三星堆的票价都高。
5、应该降低价格,还应该给中小学生特殊优惠政策,让孩子们能多了解国宝文物和书法艺术。
这地方各种文物保护区,运营维护成本高,收门票很正常,但是门票不断上涨,这个就是让很多人不能接受原因,从淄博、哈尔滨,这次重庆荣昌,都是提供门票优惠或者减免吸引更多游客来带动城市消费,如果现在还靠门票经济,确实很多人不能接受。
西安碑林博物馆笔者是2016年到访过,当时门票没有现在这么贵,具体多少时间长有点忘记了。
西安碑林处处是文化,在没去之前提前一定要做一些知识性攻略,或者请一个导游讲解,(不然)进去就是一堆石碑,感觉无聊。
笔者总结一下,西安碑林必看10大镇馆之宝:
1、景云钟:铸于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711),故称景云钟,至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1953年景云钟移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是禁止出境展文物之一。
2、大夏石马:原在西安市北郊查家寨发现的,马身高200厘米、身长255厘米,整个碑林博物馆里,大夏石马是唯一一件有大夏纪年的文物,也是禁止出境展文物。
3、昭陵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乘骑的六匹战马,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飒露紫”和“拳毛騧”两石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4、颜氏家庙碑: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刻立,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及其仕宦经历、后裔仕途、治学经世的情况。唐代末年此碑被弃于郊野,宋代时随《开成石经》一同被收入西安碑林。
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中记载唐代前中期来自大秦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教士在华传播景教的重要史实,碑身正面碑文一千八百余字,除汉字外,首末两行刻有古叙利亚文。
6、老君像:老君像,一级文物,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老君庙移来。据记载,刻于天宝年间,相传是安禄山送给唐玄宗的礼物,以唐玄宗为原型雕刻。
7、石台孝经:是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书,太子李亨篆额,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被誉为迎客第一碑,上过《国家宝藏》节目。
8、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3),开成二年(837)完成,内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 《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9、献陵石犀:石犀原有一对,这是其中之一,重达十吨。”,几条粗壮的线条勾勒出犀牛的特点,整体比例准确,反映了唐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技巧。
10、《曹全碑》:是东汉末年郃阳县(今陕西合阳县)当地官僚士人为表赞郃阳令曹全在任内平定战乱、发展当地民生。造福百姓而撰写立碑的碑石。
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篆额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篆额佚失无存,碑阳主要记述颌阳(今陕西合阳)县令曹全的生平与功绩,碑阴刊刻57名集资刻石者姓名、官职和出钱数目。
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与此同时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在(任职)上的兢兢业业,以及后来参与疏勒之役,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又因它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1996年被国家评为国宝级石碑,2004年由国家邮政局制成隶书邮票发行。 #西安碑林博物馆门票涨价到85元#
来源:阿昌走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