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在京开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展区以“亦庄新势力科技新引擎”为主题,展示了其在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建设成果。20余家亦庄企业携60余件(套)展品参展,多项
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在京开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展区以“亦庄新势力科技新引擎”为主题,展示了其在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建设成果。20余家亦庄企业携60余件(套)展品参展,多项国际国内“首创”产品亮相。
△北京科博会现场。
“快看,这款人形机器人和前不久夺冠的‘天工Ultra’机器人长得好像!”一进入亦庄展区,一款迈着稳健步伐绕场行走的天工机器人便吸引了众多目光。它是全球首个机器人半马冠军“天工Ultra”的兄弟“天工LITE”。“天工LITE”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通用机器人平台,具备开源开放性和兼容扩展性,可以灵活扩展软、硬件等功能模块,充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科研机构及机器人相关企业可基于“天工”平台的软硬件功能,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二次开发。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经理郑颖介绍道:“后续,我们将发布国内首个实现了针对复杂地形的自适应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天工2.0’。‘天工2.0’实现了首个工业级机器人永续作业能力,综合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人形机器人“天工LITE”。
△观众和人形机器人“天工LITE”互动。
无独有偶,在展区“多元生活”模块,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正以从容的姿态穿梭在过道中搬运箱子,四肢配合默契,关节灵活转动,仿佛一位来自未来的“物流专家”。据优必选高级工程师高伟锋介绍,这款机器人搭载了行业首创语义VSLAM导航,可以实现由粗到精的二阶段语义导航,提升了WalkerS1对空间的理解能力,满足工业场景泛化需求;感控一体、端到端学习型的全身运动控制框架,可有效支持WalkerS1的灵巧操作和稳定行走,提升其对于复杂非结构的工业场景任务的泛化执行能力,满足其工业场景内的泛化应用需求,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来自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1现场演示搬运储物箱。
高性能标准一体化关节模组在现场也备受关注。“这款关节模组的核心优势在于‘三位一体’创新结构——将电机、减速器、驱动器深度集成,突破传统伺服电机30%的体积限制,重量仅为传统伺服电机的1/6,却可提供高达3倍的扭矩密度,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运动性能。”北京灵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李黔琦介绍道,该模组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量产,在保证相比工业伺服功率密度提升5倍的同时,将仿生机器人核心部件成本降低40%,真正推动智能硬件进入高性价比时代,已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机械臂、AGV/AMR等领域,占据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比重超过50%。
△北京灵足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展台。
北京云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通过车规级可规模化量产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应急响应机制,为智能汽车打造出一道坚不可摧的信息安全屏障。其中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DSSAD)是首发首展。“该设备应用于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支持通过CAN和以太网采集自动驾驶数据,高可靠的设计保障了数据完整、可靠、安全地存储和使用,且满足GB44497-2024要求,为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定责提供有力保障。”北京云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栾春雁介绍道。
△北京云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展台。
超云数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首展并推介了两款全自研AI大模型一体机。“我们的AI大模型一体机,全面支持DeepSeek等各类大模型。”超云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董立鑫介绍道,超云AI大模型一体机针对多场景提供综合方案,具备高性能算力、多芯异构的特性,存储扩展能力强且安全稳定,软硬件协同优化,开箱即用,适配私有化部署。其中,超云信创版大模型一体机首批通过中国软件评测中心DeepSeek适配测试;国际版大模型一体机集成百亿参数推理功能,部署流程大幅简化,其“全NVMe全闪存阵列技术”保障了高效的数据处理,广泛适用于多行业。
△超云双路AI服务器R8428G13。
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MD800L型智能卫星数据一体机。据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北介绍,作为业内首款可搭载DeepSeek大模型并支持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卫星遥感智能产品,该机型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一站式解决方案,重构遥感数据应用体系。通过整合语译及图像处理大模型,实现了遥感数据分析从“人工判读”到“自主认知”的技术跨越。
△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的ZG25低轨微纳通遥一体卫星平台。
生物技术与大健康领域同样成果斐然。北京雷泰腾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SuperX“机器人”加速器,该产品已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融合放射治疗、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将攻克运动肿瘤与放射线难以精准对位的世界级难题,解决国产放疗设备卡脖子问题。“这项突破不仅意味着中国在高端放疗装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里程碑式跨越,更将重新定义国际放疗技术标准,为全球肿瘤治疗贡献中国方案。”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凯立通、苏乐达两款创新药。凯立通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利马前列素片,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填补了腰椎管狭窄的市场空白。苏乐达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利斯的明贴剂,用于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北京雷泰腾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SuperX机器人加速器。
朱雀二号、朱雀三号、长征八号甲等一台台高耸的火箭模型;预计2026年完成首飞的“云行”超音速飞机“窜天石猴”模型;中科网威自研的国内首款搭载国产DPU芯片的800Gbps下一代防火墙;沉浸式的“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全景秀”……本届科博会上,亦庄展区还展示了诸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用一项项“行业首创”“国内首次”“全球领先”,着色“44637”高质量发展聚变提升战略(第一个“4”指倾力建设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持续打造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国家信创产业基地、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等四大国家战略;第二个“4”指巩固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等四个主导产业;“6”指全面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未来产业;“3”指强化数实融合、两业融合、科文融合等三个融合;“7”指构建产业组织、创新培育、要素保障、人才服务、开放协同、城市活力、党建引领等七大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介绍,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北京亦庄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深入实施成果转化“六大工程”。通过实施关键技术“攻坚工程”,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工程”,健全“三城”对接机制,2024年实现“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76项,高校落地及合作项目65项。通过实施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工程”,搭建成果转化生态,已布局13家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搭建全市首创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推动设立经开区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通过实施科技金融“赋能工程”,完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设立的成果转化种子基金已完成首个项目投资。通过实施科创政策“升级工程”,推进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试点落地。通过实施开放合作“拓展工程”,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辐射能力。一系列举措赋能下,包括“三城”在内的全球优质科技成果加速在亦庄落地,奏响了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编辑:刘斯琪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