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8岁少女溺亡,被命运反复碾压的灵魂,终究没等来世界的拥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09:42 2

摘要:鉴定为溺水身亡,这个曾在储物间度过11年寄人篱下生活的女孩,最终选择沉入冰冷的江水,结束了被原生家庭创伤、情感剧痛与心理压抑层层包裹的生命。

2025年5月7日,广西右江民族商业学校18岁学生李艳君的遗体在右江流域被打捞上岸。

鉴定为溺水身亡,这个曾在储物间度过11年寄人篱下生活的女孩,最终选择沉入冰冷的江水,结束了被原生家庭创伤、情感剧痛与心理压抑层层包裹的生命。

李艳君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

出生仅七个月,生父便将她遗弃。12岁时,母亲改嫁后将她留给大姨抚养,自此再未兑现过“带她去游乐园”的承诺。

在大姨家不足6平米的储物间里,她贴着满墙的三好学生奖状,却常常在深夜因大姨夫妻的争吵声躲在被子里发抖。

母亲再婚后的重心全在弟弟身上,手机备忘录里“弟弟发烧了”的记录,成为她永远等不到的约定。

2020年8月8日是李艳君人生的转折点。

她视作亲哥哥的表哥“满哥”因车祸离世,而当天她因拒绝陪满哥吃饭而陷入深深自责。

监控显示,她在太平间门口徘徊27次,此后将所有电子设备密码设为满哥忌日。

遗书中那句“如果那天我去了,满哥就不会出事”,道尽了她被“创伤后过度归罪心理”吞噬的痛苦。心理专家指出,这种持续五年的自我谴责,早已让她的心理防线濒临崩溃。

两封遗书浸透了她对世界的眷恋与歉意:

给大姨的信:详细交代阳台上多肉植物“每周二浇水”,叮嘱表弟“别学姐姐熬夜”,甚至附上还清邻居王奶奶20元早餐费的字条。

给朋友的告别短信:“认识你们很开心,但我真的活不下去了”末尾,是归还食堂阿姨5元借款的记录。

给天堂的信:她告诉父亲“月考进了年级前50”,对满哥说“替你尝了后街螺蛳粉,加双份酸笋”,最后写道:“别伤心,我只是去陪你们了”。

5月1日中午,监控记录下她最后的身影:穿黄色短袖在东笋路沿江徘徊近两小时,多次驻足凝视江面。

在沙滩公园的47分钟里,手机循环播放《海底》:“海浪清洗血迹,妄想温暖你,灵魂没入寂静”。

她曾在加油站附近停留,眼神空洞地望向江水,那是她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凝视。

她周记里写着“血是甜的”,物理笔记旁画着溺水受力分析图。书桌暗格藏着7盒过期氟西汀,购买记录显示她从14岁起自购抗抑郁药,药盒上标注着“大姨吵架时吃1颗”。微信收藏237条心理学文章,最新一条是《如何伪装成正常人》,甚至为不存在的“朋友”买过三杯烧仙草;

在大姨家的11年,她学会了“懂事得让人心疼”,主动擦走廊防滑、帮表弟辅导功课,却从未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痛苦。

她的善良,在冷漠里格外刺眼。

读着李艳君的故事,很难不被她的温柔刺痛。

这个连离开都要还清五元借款、叮嘱多肉浇水的女孩,一生都在替他人考虑,却从未被世界温柔以待。

最让人遗憾的是,那些“本可以”的可能,如果母亲改嫁后多一份牵挂,如果大姨能察觉她的不安,如果老师读懂了她笔记里的隐喻,或许这个花季少女的生命就能被照亮。

但现实是,她的痛苦被当作“小孩闹脾气”,她的挣扎被视为“矫情”,直到冰冷的江水吞没了所有希望。

李艳君——那些在底层挣扎的孩子,他们的敏感与脆弱不应被忽视。正如她遗书中所说:“这个世界欠我一个拥抱”。

愿天堂没有争吵与自责,愿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长大,不再有人需要用生命来证明我曾认真活过。

来源:教育探微12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