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研究 | 田夏洁:《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政策扶持到法律刚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14:28 2

摘要:2025年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在第十一条确立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营经济促进

2025年4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在第十一条确立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的战略定位,肯定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并且将“两个毫不动摇”入法,使得“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以往的政策支持升华为法律的刚性保障,体现出国家层面大力发展、保护民营经济的决心,契合时代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亮点一、强化公平竞争与平等保护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二章确立的“公平竞争”包括市场准入的平等和要素使用的平等。一言以蔽之: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民企和国企平等进入,并且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平等适用国家支持发展的政策。

以数据为例,《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十二条和第二十九条确立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公共数据(如交通、医疗、政务、环境等数据)由政府或国企掌握,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长期以来,国企因体制优势更易获取此类数据,而民企常面临数据壁垒,导致创新受限,民营企业获取数据的常见痛点包括:数据获取成本高、数据碎片化,以及应用场景受限。而《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推动民企与国企平等获取公共数据,打破数据垄断,促进公平竞争,释放公共数据的社会价值,也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亮点二:投资融资促进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三章确立的投融资促进具体包括拓宽投资领域和金融支持。其中拓宽投资领域体现在: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金融支持体现在:要求金融机构平等对待民企,开发适配性金融产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亮点三: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近几年,民营企业无疑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担任着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重要角色。《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四章进一步鼓励、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开放共享,推动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大技术创新保护,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

亮点四:服务保障和权益保护

对于民营企业家们普遍关注的服务保障和权益保护,《民营经济促进法》用了两个章节共计27条进行了专门规定,足见立法充分回应关切,对保护民营经济的重视。主要亮点措施包括:

1. 优化政企互动机制、严控“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行为,完善信用修复;

2. 保障款项支付,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强制以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不得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民营经济组织支付账款的条件(俗称的“背靠背”条款);

3. 严禁政府违约、毁约,因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调整导致政府改变政策承诺或者合同约定的,应当对民营经济组织因此受到的损失予以补偿;

4. 禁止违法干预,严禁以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令人诟病的远洋捕捞行为将得到遏制。

综上,《民营经济促进法》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从法治层面回应了民企在公平竞争、融资、科技创新、权益保护等领域的核心诉求,旨在以法治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相信,接下来将会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的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确保法律条款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获得感。而即将于6月1日实施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版便是其中之一。《民营经济促进法》及其相关配套规定定能为我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

大成律师事务所严格遵守对客户的信息保护义务,本篇所涉客户项目内容均取自公开信息或取得客户同意。全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大成律师事务所任何立场,亦不应当被视为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该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该等文章中的任何内容。

1.田夏洁:地方政府专项债法律服务要点浅析

2. 田夏洁等:地方政府专项债新规浅析

本文作者

来源:大成律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