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慈善公益报(林 夕)近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慈爱园内,一群特殊儿童通过医学验光设备第一次看清了世界的模样。由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依视路视力基金会发起,湖南省湘西州民政局、州教体局、州慈善总会、湘西爱尔眼科医院等部门共同开展的“湘西
慈善公益报(林 夕)近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慈爱园内,一群特殊儿童通过医学验光设备第一次看清了世界的模样。由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依视路视力基金会发起,湖南省湘西州民政局、州教体局、州慈善总会、湘西爱尔眼科医院等部门共同开展的“湘西州困境儿童‘EYE DO’眼健康公益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这个跨越10年的公益计划开启了新的篇章。活动现场,1000副量身定制的公益眼镜被郑重捐赠,这些承载着社会关爱的视力矫正工具,将为困境儿童打开通往清晰世界的窗口。
作为全国困境儿童集中照护模式先行区,湘西州始终践行“使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指示精神,自2015年首次播撒光明种子以来,“EYE DO”公益项目已在这片土地上深耕10年。此次重启计划不仅延续了保障儿童眼健康的初心,更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起多方联动的帮扶网络。在湖南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支持下,专业医护团队已为近400名慈爱园儿童完成筛查,确诊屈光不正104例、眼疾26例,成功为8名患儿实施矫正手术。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小成术后首次抬起眼帘时的惊喜,倒睫刺痛的小华姐妹重展笑颜的瞬间,都成为“优先保障困境儿童健康权益”政策最生动的注脚。
启动仪式现场,身着白大褂的医护志愿者穿梭在孩子们中间,专业设备精准捕捉着每双眼睛的数据。“这份清晰不仅改变了学习状态,更让我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初二学生黄艺抚摸新配的眼镜,描述着重新认知世界的感动——食堂阿姨眼角的细纹、课本插图的精妙笔触,这些曾模糊的生活细节,此刻都化为照亮前行道路的星火。湘西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黄慧表示,团队将建立长期眼健康档案,确保每副眼镜都成为开启梦想的钥匙,让医疗服务从“治病”延伸到“育人”。
项目背后凝聚着政企医多方合力。州民政局创新推出的“慈爱园”模式,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为当地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低保家庭中存在监护困境的儿童等特殊群体构建起温暖港湾。爱眼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坤表示,儿童眼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此次行动既要解决现实需求,更要唤起社会对困境儿童视力问题的持续关注。上海依视路视力基金会代表则表示,精准加工的每一副眼镜都是“量体裁衣”的关怀,企业将持续投入资源助力公益事业。
在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这场“看得见”的民生工程具有特殊意义。2024年湖南省推行困境儿童委托照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医疗康复保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在桃花灼灼的湘西大地上,一场关于视力与视野的变革,正在为困境儿童勾勒出更清晰的未来图景。据悉,该项目未来将向湖南其他地区拓展,以“人人享有公平可及的眼健康服务”为使命,持续书写光明与希望的故事。
来源:慈善公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