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平武县总工会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聚焦重点群体、创新培训模式、强化资源整合,走出了一条“培训赋能、就业增收”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一系列精准化、多样化的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职工实现了从“无业可就”到“技能在手”
近年来,平武县总工会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聚焦重点群体、创新培训模式、强化资源整合,走出了一条“培训赋能、就业增收”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一系列精准化、多样化的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职工实现了从“无业可就”到“技能在手”、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择业”的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需求导向:靶向培训破解就业难题
“市场上缺什么技能,我们就培训什么。”平武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职工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紧密结合。针对转岗待岗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工会深入调研就业缺口,开设了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羌绣手工、整理收纳等实用课程,形成“培训一人、提升一人、就业一人”的良性循环。
在2024年开展的养老护理培训班中,村民王秀芳通过系统学习,成功在成都获得高薪岗位;2025年新开设的母婴护理班,为30余名学员提供“理论+实操+案例”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教学。此外,工会还联合企业开展“订单式”岗位实训,餐饮酒店班学员结业就业转化率达85%。
资源整合:线上线下构建全链条服务
为了让培训更具实效,平武县总工会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搭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平台。线上,职工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线下,则邀请专业讲师进行实操指导,通过岗位实训让职工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平武县总工会不仅关注技能传授,更注重为职工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在师资建设上,邀请行业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高校教师组成讲师团,确保教学专业化;在资源对接上,与成都家政公司、绵阳企业建立合作,拓宽学员就业渠道。这种“工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形成了技能提升的良性生态。
长效赋能:从技能提升到产业联动
技能培训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羌绣班学员李梅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其作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整理收纳师培训则为本地家政行业催生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平武县总工会还建立“培训—就业—回访”闭环机制,定期跟踪学员职业发展,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发了“非遗工坊”“生态民宿”等就业项目。正如工会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要教会技能,更要让技能成为职工融入县域经济的‘通行证’。”
从深山绣娘到都市护工,从待业职工到技术能手,平武县总工会以技能培训为支点,撬动了职工群体的职业转型与人生蝶变。“职工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需求在哪里,培训就跟进到哪里。”平武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融合机制,拓展电商直播、数字营销等新兴领域课程,通过持续优化技能培训体系,努力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拥有一技之长,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成就梦想。
任露潇 记者 吕婕 文/图
来源:源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