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棚设施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用塑料大棚、温室等,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境可控制农业 。具有环境可控,提高产量,抵御自然灾害,季节性调节等特点 。但长时间设施栽培会出现土
大棚栽培鸡尾葡萄柚土壤改良与品质差异试验初探
基金项目:浙江省果品产业团队项目(2022-2024)
金昌盛
大棚设施栽培是指在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用塑料大棚、温室等,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以生产优质、高产、稳产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境可控制农业 。具有环境可控,提高产量,抵御自然灾害,季节性调节等特点 。但长时间设施栽培会出现土壤盐化,板结等问题,进而影响大棚内作物的生产 。鸡尾葡萄柚是一种早熟低酸的柑橘,因树体抗冻性一般,需要大棚设施保温。本试验通过对大棚土壤改良,研究对土壤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差异,对设施大棚柑橘土壤改良提供探索性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地位于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中央徐村浙江蜜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柑橘种植面积约28.7 hm 2 ),基地种植土以江水冲击后的沙壤土为主。供试品种为大棚栽培和露天栽培鸡尾葡萄柚(树龄6年)。
试 验 设 备 :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仪 PinAAcle900T;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600;酸度计STARTER3C。
1.2 试验处理
处理 1:复合肥(18-18-18)施用量 2kg/株次;处理2:腐熟羊粪+菜籽饼 施用量10 kg+10 kg/株次;处理3:复混肥(常山县跃进化肥厂)+黄腐酸钾+钙镁硼锌,10 kg+1 kg+0.5 kg/株次;对照:不施肥。施肥时间:2月中旬、4月下旬各一次。
1.2 样品采集
1.2.1 土壤样品采集。取每株试验树按照对角方式取两个位置,树冠滴水线处20~30cm处,避开施肥穴,取土壤1.5 kg,清除树根等杂质以供检测。
1.2.2 果实样品采集。每株试验树分别在树冠内外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取果实3个。
1.3 试验方法
1.3.1 土样检测。取样点土壤混合均匀后用四分法取样1 kg,风干磨细过100目筛后备用。植物干样,先将样品在80~90 ℃鼓风烘箱中烘15~30 min,然后降温至60~70 ℃,充分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备用。检测土样的pH、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镁、有效态铁、锰、铜、锌、硼。
1.3.2 果实品质检测。用电子秤和游标卡尺分别称量单果重 (g) 和果实纵、横径(mm),果形指数=纵径 / 横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果皮厚度(cm)。用专用水果折射仪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rix)。
1.4 柑橘园土壤养分分级参考标准
根据庄伊美、黄玉溢和Chapman HD等人 的分级标准对柑橘园土壤营养元素有效养分进行分级。
1.5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l 11.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土样分析
结果表明(表 1),大棚种植土壤 pH值、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钙、镁低于露天种植区。而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铁、铜、锰、锌、硼都高于露天种植区。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蒸发量大,水分蒸发时又把盐分留在了土壤表面,且盐分得不到雨水的冲刷和淋洗,土壤水分向上运动较露地强烈,盐随着水分在土壤表面积累 。大棚未施肥的土壤pH值明显偏低,通过不同施肥方式进行改良后,大棚土壤酸化得到缓解,其中处理2的土壤pH值在柑橘栽培土壤pH值适宜范围内,同时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镁、有效铜、锰、锌、铁含量都较改良前提高,并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的肥料使用方式对大棚土壤改良具有明显的效果。
表2 不同施肥方式对葡萄柚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2.2 不同施肥处理下鸡尾葡萄柚果实品质分析
结果表明(表2),2022年果实品质优于2023年,部分果皮厚度较小,可能与2022年出梅后高温干旱天气有关。处理2的大棚果实品质明显提升,2022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11.1 °Brix 提高到13.2 °Brix,提升了18.9%;2023年 °Brix 提了23.7%。处理3的2023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也有所提升,比2022年增加了23.7%。
表2 不同施肥处理鸡尾葡萄柚果实品质检测表
3 结论
本试验增施腐熟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都较其他处理和对照有所提高,果实品质也得以提升。土壤改良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年持续进行。设施大棚,减轻土壤盐化需要采取系列综合措施,除增施有机肥外,夏季揭棚接受降水淋洗、配方施肥,减施化肥等 。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