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答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9 17:16 4

摘要:如果让我尝试用一段简短的话,去描述 Rick Rubin 在书中所讲的创作过程,也许是这样的:

我很喜欢这本书,我对创作的所有理解,几乎都被包含在这本书里。

在引言中,Rick Rubin 引用了画家罗伯特·亨利的一句话:

我们的目的不是制造艺术,而是要进入那美妙的境界,让艺术无可避免地发生。

这是艺术的答案,是创作的答案,也是人生中很多事情的答案。

1

如果让我尝试用一段简短的话,去描述 Rick Rubin 在书中所讲的创作过程,也许是这样的:

创作不是刻意的追逐或费力的雕琢,而是一种专注、放松的倾听和等待。它要求我们不断吸收优秀的东西,塑造我们的品味和对好东西的判断。同时,保持初心者的心态,去除内心的干扰,营造安静纯粹的环境,让灵感和创意在内心自然而然地流动。我们只是记录者,而非创造者,我们真正的工作是全然地在场、清醒地感受,让艺术不可避免地通过我们呈现出来。

如果让我用同样的方式,去描述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呢?

投资不是刻意地追逐机会或强行创造财富,而是一种安静专注的观察与等待。他们持续阅读优秀的书籍,研究卓越的企业,培养对好生意的敏锐判断。同样,他们保持初心者的心态,不被过去的经验束缚,营造清晰、安静的信息与心理环境,让投资决策自然而然地呈现。他们并非刻意的交易者,而是耐心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只需在对的时刻清醒地在场,让成功的投资无可避免地发生。

2

Rick Rubin 强调要先去「看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东西」,让经典作品滋养我们的感知力;

巴菲特和芒格将 80% 的时间用于阅读年报、书籍和报纸,以此不断校准他们对优秀企业的判断。

Rick Rubin 认为持续的练习极为重要,日复一日地写作或作曲练习,能使技法自然而然地流动,避免技术上的阻塞;

巴菲特和芒格长年累月地研究与思考优秀企业,使企业基本面的分析成为一种肌肉记忆,当投资机会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不会因技术上的不足而错失良机。

Rick Rubin 描述创作是一种保持专注与在场、倾听宇宙信号的状态,让灵感自然地通过自己呈现;

巴菲特则用「无好球区」的比喻告诉我们,投资就像棒球比赛,但不存在被迫出棒的惩罚,你可以一直耐心等待,直到出现最合适的击球机会。

Rick Rubin 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过滤器,捕捉并过滤宇宙传递的独特信号。我们每个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独特的感知转化为创造;

巴菲特和芒格则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 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这个圈子内的机会,是那些别人看不懂、却对你而言异常清晰的机会。投资者的工作,不是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而是更深刻、更清晰地看懂圈子里的那些机会。

Rick Rubin 引用了王尔德的一句话:「艺术太过重要,以至于不能认真对待。」他提醒我们,不必过分用力,不必将创作过程视为一场自我证明。放松,顺其自然,让艺术自己浮现。

芒格则说:「拿一个简单的想法,并认真对待它。」投资也是如此,不必执迷于复杂或花哨的策略,而是深刻理解那些简单而恒久有效的原则,以谦逊和平静的心态,在时间的长河中,让正确的决策自然发生。

Rick Rubin 提醒创作者,真正的高峰时刻并不常见,重要的是当它到来时你要完全在场;

芒格也说,投资一生只需抓住极少数极其确定的机会,比不停挥棒要重要得多。

Rick Rubin 认为,艺术是一种与更高维度协作的过程,我们只是那个通道。创作者并不试图掌控什么,而是融入那个更广阔、更深邃的境界,让作品自然流动,水到渠成。

芒格教会巴菲特,真正卓越的长期投资并非通过预测市场来掌控未来,而是借助「复利」这只无形的手,与那些优秀的企业一同成长。投资者不是造就财富的人,而是那个过程中的见证者,顺势而行,让时间完成它的工作。

类似的对比还有很多。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在讲创作,也在讲投资。

3

Rick Rubin 说,所谓创造,就是将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事物带入现实。

它可以是一顿饭,一次对话,一场网球比赛。

它可以是一幅画、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期播客。

它可以是一个资产组合,一项投资策略,一个投资账户。

它可以是一个产品,一种服务,一家公司。

创造,是将我们生命中积累的种种体验重新编织,重新排列,构建出这个世界之前从未见过的事物,然后轻轻地,将它们带入现实。

因此,

初学者心态很重要,它让我们不带成见地去看清事物原本的样子;

吸收好的东西很重要,它校准我们对伟大事物的标准;

不断练习很重要,它让我们在创造时更加流畅,从而减少对技巧的执着;

别太用力很重要,它帮助我们放下对结果的执念,将关注点放回过程本身;

能力圈或者说过滤器很重要,它帮助我们感受到,我们独特于所有其他人的信号;

聆听很重要,这样,当那个真正需要我们参与的时刻到来时,我们才能听见它的召唤。

把关注点从结果、从自己身上移开,格外重要。

这是一个参与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中的过程。我很重要,我也不重要。顺其自然、恰如其分地参与,很重要。

如果你真的能融入这个过程,忽略结果,忘掉自己,结果反而会成为随之而来的副产品。

我在做播客、做公司的过程中,都真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而我之前做股票投资时,那种用力过猛、对结果的执着,不仅让整个过程变得焦虑,结果也并未如我所愿。

4

这本书的标题是 《存在即答案》,A Way of Being.

Being,这个词本身就很妙。

它是存在,是纯粹的状态,不是做(doing),不是有(having)。

它不是结果导向,而是过程本身,是当下的延展,是安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状态。

Rick Rubin 说,创作就是 being。

我们并不急于完成什么,也不急于拥有某个成果。

我们只是存在于那个状态,全然在场,清醒,开放,等待宇宙穿过我们,让创造自然而然地发生。

就像费德勒在场上的每一次挥拍。那一刻,他不是在做一个动作,也不是急于赢得一分,他只是完全融入那个状态,击球自然发生,节奏自成。

就像巴菲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静阅读,不急于出手,不急于买卖。他只是全然在场,倾听市场的节奏,让真正的机会自然浮现。

Being,不是执行一个动作,不是追求一个目标,而是让生命的节奏在我们身上轻轻流淌。

我们,只需在场。

存在即答案。

来源:老夏看商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