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中国表王强势涨停,或因一场重要会议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9 17:41 2

摘要:或许因为一款疑似其同款的手表,在最近一次重要会议上无意间亮相。今日开盘后不久,飞亚达股价便强势涨停,截至收盘,该股报11.62元/股,市值47.15亿元。

5月9日,一张飞亚达旗下北京牌手表图,在各大微信群里疯传。

这是一款双时区手表,左边看北京时间,右边看当地时间。

或许因为一款疑似其同款的手表,在最近一次重要会议上无意间亮相。今日开盘后不久,飞亚达股价便强势涨停,截至收盘,该股报11.62元/股,市值47.15亿元。

航空工业技术制表

公开资料显示,飞亚达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家表业上市公司,被誉为国产“表王”。

旗下拥有“飞亚达”、“Emile Chouriet”、“北京”、 “Jeep”、“ADASHER”多个手表品牌,覆盖中高端、大众、时尚等细分市场。

天眼查显示,目前,飞亚达第一大股东为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0.16%。后者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100%。

把时间拨回38年前,1987年,飞亚达作为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创始团队9人,门腾善为公司创始人、第一任总经理。

1990年开始,飞亚达就在中央电视台的晚7点新闻联播做报时广告,稍微上点岁数的表友,想必都对“飞亚达,为您报时”和“一旦拥有,别无所求”这两句广告词,有很深的印象。

同时,飞亚达还在全国各地开展现场营销活动,很早就引入了“导购小姐”、“赠送礼品”等对当时的消费者而言,非常新鲜的销售理念。

1993年,飞亚达在深交所上市,成为航空工业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

1999年底,其推出的180对的“千禧之光”金钻表,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并在北京创下10.18万元的国内手表拍卖纪录。

2003年,由飞亚达设计、上海表业生产的航天表,随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完成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任务,也使中国成为继瑞士之后第二个能够制造航天腕表的国家。

航天表的要求极为严格,除保证最基础的时间不能有丝毫差错之外,还必须具备极强的防震、防辐射、耐振动、耐负压等性能才能应对太空的特殊环境。

“神舟七号”航天表

不仅仅是在航天领域,在尖端航空方面:唯一的歼-20战机联名款腕表——马赫系列,以及航母辽宁舰舰载机飞行员佩戴的“大飞鲨”腕表也都来自飞亚达。

如其名字的寓意“飞出亚洲,达至全球”一样,飞亚达在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1年,飞亚达成为第一个成功入瑞士巴塞尔表展1号馆的民族品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中国表”。

据了解,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被誉为“奢侈品界的奥斯卡”,是世界上规模最盛大的钟表珠宝展之一。

一季度净利润不到5000万元

同比降近40%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飞亚达的光芒也日渐黯淡。

据其最新财报,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24亿元,同比下降13.23%;归母净利润为4530.64万元,同比下降39.99%。

而在2024年,其营业收入为39.41亿元,同比下降13.77%;归母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下降33.86%。

分行业来看,飞亚达拥有手表业务、精密科技业务、租赁业务等,手表业务占营收比92.79%。

分地区来看,华南大本营销售几乎占了一半。

业内人士指出,飞亚达的困境是国表的缩影——既要对抗瑞士表的“祖传手艺”,又要防着智能表的“科技偷袭”。

“我不认为智能手表业务会是飞亚达的强项,因为功能、技术、交互、应用材料都完全与机械手表不同,手机厂商推出的手表会更有优势,因为同一生态无缝连接的体验感会更好。”

此前,国产手表企业之间也尝试过合并重组、合作投资等市场化资本运作。

2015年6月,飞亚达就曾宣布拟与北京手表厂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成立北京表业(北京)有限公司。不过,该合作于2016年9月因“市场环境等有关合资合作条件尚不完备”宣告折戟。

此外,飞亚达目前参股了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手表厂),持有其25%股权。

有投资者称,国产表基本没有溢价能力,靠制表赚钱挺难。售表业务现在在向电商代购转化,除了少数高端品牌,其他都是品牌展示用途的存在,柜台意义不大。手表现在计时的意义不大,主要用途是装饰性,或者机械手表爱好者文化属性,发展潜力令人担忧。

来源:对对趣味财经分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