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P与创新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暨超级IP打造沙龙”举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9 19:18 1

摘要:5月8日下午,熊猫经济50人论坛助力产业建圈强链项目“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暨超级IP打造沙龙”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沙龙汇聚政府、学界、企业等百余位代表,围绕大熊猫经济产业链创新、生态价值转化、IP商业化路径展开深度对话,为成都构建大熊猫经济产业生态圈

5月8日下午,熊猫经济50人论坛助力产业建圈强链项目“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暨超级IP打造沙龙”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沙龙汇聚政府、学界、企业等百余位代表,围绕大熊猫经济产业链创新、生态价值转化、IP商业化路径展开深度对话,为成都构建大熊猫经济产业生态圈注入新动能。

生态共建:协同打造超级IP

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实地探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沉浸式体验大熊猫迁地保护成果。展览通过中国著名大熊猫摄影家、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周孟棋的摄影作品、互动科普装置等多元形式,全景呈现大熊猫生活习性及国家公园建设进展,生动诠释“保护即发展”的核心理念。

▲活动现场,著名摄影家周孟棋“大熊猫国家公园摄影展”正在展出

活动现场,有“大熊猫之父”美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资深首席科学家张和民教授带来《中国大熊猫的科学保护》主题演讲,他强调产业发展的前提是科学保护,并介绍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30多年的努力中取得的具体突破,并呼吁要保护与发展并举,建立可持续的、绿色的大熊猫生态圈。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黎明表示,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以来,不仅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了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林下经济、自然研学、生态产品、文旅文创等成果也蓬勃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IP逐渐显现其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周孟棋以“大熊猫文化艺术IP的前景”为题,指出大熊猫是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文化经济、和平经济的典型代表,通过生态文明、文化艺术连接世界、传递文明,实现多种文化和价值共生共赢,在未来国际经济业态中最具价值。

央视网熊猫频道副总监郭亚南、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李艳则围绕大熊猫的国际传播进行了分享。在移动互联时代,通过直播、视频等形式,让大熊猫成为国际“顶流、潮流”,并创造出现象级传播。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文创中心执行主任石振弘则探讨了如何从保育到消费的融合,分享基地在文化体验、多元文创产品打造方面的成效,并通过大熊猫IP运营及授权,让基地形成了科研与文创共生发展的良好态势。

融合创新:从“单一产品”到“生态矩阵”

在主旨分享环节,熊猫工厂厂长胡玉路展示了高仿真熊猫玩偶的制作工艺:采用非遗裘皮技艺与3D建模结合,还原“花花”“福宝”等明星熊猫的毛发触感与叫声,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超5万只。泡泡玛特集团公共事业部高级经理郭廷敬则以“潮玩IP全球化”为例,介绍其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推出的“熊猫热潮”系列盲盒。在跨界实践中,四川绝匠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科展示了“熊猫+中医药”的创新案例——将熊猫形象与川贝、虫草等川药结合,开发出“熊猫养生茶”“熊猫艾灸盒”,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熊猫邮局品牌负责人唐晓,以百年品牌活化为核心,用“书信+手信”模式重塑品牌,打造熊猫主题文化生态。

当天的活动还举办了多场研讨,来自多家机构的负责人展示熊猫超级IP的跨界合作与创新实践,探讨熊猫经济产业链的升级路径。

据介绍,“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展暨超级IP打造沙龙”是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民政局2024年百家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生动实践。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启动以来,成都市社会组织助力产业建圈强链专项行动已覆盖28条重点产业链,吸引2000余家企业参与,促成1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熊猫经济50人论坛助力产业建圈强链项目正是通过“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伙伴、开拓新市场、搭建新平台”等六大路径,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来源:爱看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