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上,抖音直播宣布进一步细化治理手段,重点加强对诱导消费类违规主播的“经济”管理力度,对违规场次进行资金冻结、提现考核、延迟结算等,持续做好主播、用户双方的消费服务,打造健康合规的直播生态。
近日,抖音直播在北京启动“2025共建文明直播”沟通会,专家学者、主播与直播机构代表、抖音直播治理工作人员齐聚一堂,探讨如何促进直播行业健康发展。
会上,抖音直播宣布进一步细化治理手段,重点加强对诱导消费类违规主播的“经济”管理力度,对违规场次进行资金冻结、提现考核、延迟结算等,持续做好主播、用户双方的消费服务,打造健康合规的直播生态。
一季度诱导打赏举报率下降72%
2025年3月底,一女主播自称单身离异,开播寻找伴侣,表示通过刷礼物可以获得私人微信,暗示进一步发展情感交流的机会。平台发现后进行中断直播间、冻结违规场次收入15天等处置,但主播并无改进,最终被平台封禁直播和连麦权限。据悉,第一季度平台已无限期回收1091个利用情感诱导用户打赏账号的直播权限。
会上,抖音直播消费治理负责人强调,平台绝不纵容主播违规诱导打赏,除了对违规主播的直播间进行警告、中断、短期回收直播权限、无限期回收直播权限等梯度处罚,还会从经济限制角度,进行单场直播间收入冻结、延迟结算、限制提现周期、直播账户禁止提现等处置。
“直播治理的核心,就是通过有效机制管理好主播。”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对直播间“流量+经济”结合的管理手段,能有效推动主播遵守规则,从而改善整个直播生态。2025年第一季度,直播间违规量级显著减少,主播诱导打赏违规下降25%,用户对诱导打赏的举报率降低72%。
主播被冻结违规场次收入。
“情感伪装”打赏诈骗团伙落网
2025年2月中旬,平台分析用户举报发现,多名主播被举报塑造单身女富豪人设,以婚恋、赠送名表、线下见面为由,在第三方平台诱导用户打赏、实施欺诈,而这些主播均来自同一公会。平台搜集线索后上报公安机关,2025年4月,抓获涉案人员21名涉案人员,其中11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沟通会上,大家也对违规中可能涉嫌诈骗的情感伪装诱导、情感虚假承诺等行为,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涉嫌诈骗的账号,平台会无限期回收其直播权限,相关公会将被警告公示、冻结权益直至清退,同时平台还会将线索上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办案人员查获的部分作案工具。
同时,抖音直播也在持续优化“理性消费”产品功能。抖音“直播消费助手”,可以让用户根据自身消费能力和习惯,自主设置消费提醒、额度上限等,帮助用户管理自己的消费预期和消费金额;平台也会在充值和消费环节提醒用户理性消费;同时平台还提供7*24小时的客户服务,用户在遇到消费问题时,可第一时间联系客服进行咨询处置。
专家称不应过分泛化平台责任
平台如何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监管机构、主播、用户在内的社会各方应如何共同参与,维护健康的直播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提到,如今主播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所认可的职业类型,而非娱乐群体,直播行业的治理也应该充分考虑主播这一新型职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铮认为,直播打赏本身是常见的表示欣赏的行为,与西方部分国家接受服务给予一定比例的小费一样,都是劳动所得,是消费者的正常消费现象。主播的正当收入不应被污名化,对于打赏的管控应尊重市场规律。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刘文杰也表示,在考量打赏消费的平台监管问题时,应更加注意发挥平台的治理积极性,兼顾各方利益,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来源:读特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