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率达到67%,还有多大提升空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9 20:17 2

摘要:最近,中国官方的一段表述引起不少关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1%提高到2024年的67%”。为何说是“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率达到67%,处于什么水平?中国城镇化率还有多大提升空间,又将对扩

最近,中国官方的一段表述引起不少关注:“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1%提高到2024年的67%”。为何说是“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率达到67%,处于什么水平?中国城镇化率还有多大提升空间,又将对扩大内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人口计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43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从规模看,1949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为5765万人,经过70多年,增长了超88000万人。这一增量相当于当前欧盟27国总人口的近两倍,超过全球城镇人口排名第二三位的印度、美国的城镇人口总和。

从速度看,中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到2024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其中,从1978年到2024年,城镇化率40多年提高了49.08个百分点,英美等不少发达国家实现同阶段城镇化率跃升用时2倍以上。

市场分析认为,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中国的城镇化年均增速维持在1个百分点之上,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根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全球城镇化率在1982年为40.1%,2023年提高到57.3%,这期间平均每年提高0.42个百分点,中国的城镇化速度远高于世界和各类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镇化率存在一定差异。根据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有12个省(区、市)城镇化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3个高于80%,分别为上海89.46%、北京87.83%、天津85.49%;19个低于全国水平,其中8个低于60%,最低的为38.88%,与最高的相差50.58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中国地域广阔,受经济发展、地域特征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但也要看到,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布局的不断优化,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速发展,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趋于缩小。

看一组对比: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最高的为上海89.3%,最低的为西藏26.23%,二者相差63.07个百分点;到了2023年,最高与最低之差为50.58个百分点,差距明显缩小。从城镇化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多地城镇化率从2014年到2023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以上,如西藏提升12.65个百分点、贵州提升15.7个百分点、河南提升13.03个百分点、陕西提升12.15个百分点,这明显超过东部和东北地区增速。

城镇化率达到67%,未来走势如何?据介绍,城镇化率30%—70%一般被认为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1996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48%,首次迈入这一区间。根据去年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预计经过5年的努力,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升至接近70%。

从国际比较看,目前中国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65%后的十余年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城镇化率从65%到增速放缓至年均0.2个百分点以内的稳定发展阶段,分别用了18年、11年、13年和11年,其间年均增速分别达0.46个、0.64个、0.82个、1.25个百分点。比照国际经验和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率仍会继续提高。

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意味着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万亿元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

有潜力,也有挑战。专家认为,当前,城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当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统筹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功能定位、城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因地制宜确定城镇化建设重点方向,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本期责编:白天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