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五羊杯象棋赛爆出冷门,六冠王许银川在冠军组小组赛黯然出局,最后一轮竟未能战胜被戏称为“送分三郎”的于幼华,以平局断送晋级机会,50岁的“许仙”不敌76岁柳大华的表现更引发哗然。本届赛事因王天一、郑惟桐等顶尖棋手缺席,被视作许银川复出夺冠的最佳窗口,最
2025年五羊杯象棋赛爆出冷门,六冠王许银川在冠军组小组赛黯然出局,最后一轮竟未能战胜被戏称为“送分三郎”的于幼华,以平局断送晋级机会,50岁的“许仙”不敌76岁柳大华的表现更引发哗然。本届赛事因王天一、郑惟桐等顶尖棋手缺席,被视作许银川复出夺冠的最佳窗口,最终失利不仅令棋迷唏嘘,更掀起关于“经验神话”与“竞技规律”的激烈争论。
五羊杯冠军组小组赛采用单循环赛制,许银川前两轮一胜一负,末轮唯有击败于幼华才能晋级。对局中,许银川开局稳健却未能扩大优势,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更令人意外的是,许银川在与柳大华的对局中全程受制,76岁老将精准的“飞刀布局”令其难以招架。
赛后技术报告显示,许银川的战术选择仍依赖传统套路,而对手早已针对其行棋习惯制定策略。网友指出,许银川近年疏于高强度训练,网络对弈胜率虽高,但缺乏职业赛的对抗压力。对比胡荣华2000年以55岁高龄夺冠的案例,年龄并非绝对障碍,“吃老本”才是致命伤。赛事评论员坦言:“许仙的棋风像一本被翻烂的秘籍,所有人都已破解其中奥义。”
事件的真正高潮在于舆论场的撕裂。一方认为许银川的失利象征中生代棋手的集体困境:既无老将的经验厚度,又无新生代拥抱AI训练的革新魄力。另一方则强调,柳大华等高龄棋手通过AI拆解传统棋路,反而开辟了新战场。社交媒体上,#许仙神话终结#与#五羊杯老龄化逆袭#两大话题持续交锋。
更深层的争议在于职业棋坛的生存逻辑。有观点尖锐指出:“许银川的‘半退隐’模式——靠商业表演赛维持曝光,却逃避高强度竞争,本质是对职业精神的背离。”而支持者反驳:“老将参赛是为推广象棋,商业价值不应被贬低。”赛事主办方数据印证矛盾:柳大华对局直播观看量超500万次,许银川出局战更是突破千万,流量狂欢背后,象棋竞技与娱乐化的边界愈发模糊。
许银川的失败,究竟是个人神话的落幕,还是传统棋坛转型的阵痛?当76岁柳大华在棋盘上刀锋依旧,50岁的“年轻人”却步履蹒跚,象棋界不得不直面一个悖论:经验积累与技战术迭代,究竟孰轻孰重?
这场争议远未终结。若许银川选择沉溺于情怀滤镜,恐将沦为商业符号;若能如聂卫平般以“棋圣”身份推动AI辅助训练改革,或可重掌话语权。而对于观众,更大的悬念在于:当下一个“王天一”缺席的赛事来临时,我们期待的究竟是老将的悲情谢幕,还是新王的加冕传奇?
➊ 许银川应退役转型,给新人让位
➋ 支持许仙再战,期待触底反弹
➌ 象棋需要“流量老将”,输赢不重要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为棋坛未来投下一子!
来源:饭饭讲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