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南沙区正全力推进“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公里美丽海岸线”建设工作,不断加快城市能级跃升,其中,20公里美丽海岸线主要围绕“南沙滨海大道工程”与“南沙湾滨海岸线贯通工程”两大重点项目,构建“山海连城”“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新格局。
当前,南沙区正全力推进“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20公里美丽海岸线”建设工作,不断加快城市能级跃升,其中,20公里美丽海岸线主要围绕“南沙滨海大道工程”与“南沙湾滨海岸线贯通工程”两大重点项目,构建“山海连城”“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新格局。
在这里,你将可以漫步于滨海小径上,聆听海的呼唤;或者骑着单车感受微风吹过脸颊的清爽;还可以坐在公园或海边的亭子中欣赏活力滨水空间的独特风光……小南从南沙区建设中心获悉,南沙滨海大道工程依托南沙独特的开阔海岸线资源,项目创新采用“段落式景观叙事”手法,以“浪涛长廊”“天空公园”“月季公园”和“海傍大道”等7大线性主题公园作为指引,促成海洋风格“四亭”、古风文化“四台”等滨海文化印象场景的有机串联,构建移步换景的滨海体验长廊。
据介绍,南沙滨海大道工程位于南沙区蕉门水道北岸,路线长约6.533千米,以建设满足民众休闲、人文需求为主的滨海绿廊通道为目标,旨在打造一条北岸滨海绿廊通道。
除了滨海特色场景,工程沿线
将设置骑行驿站、慢行休息点(设公厕)、停车场等,满足市民慢行、骑行观海观景等需求
,打造一个融合亲海健身与日常休闲的滨海游玩长廊。其中,“四亭”“四台”的错落分布与“月季公园”的精心打造,让游客观赏与休息两不误。
南沙滨海大道工程
有哪些设计亮点?
一起来看看~
👀 👀 👀
灵动海洋“四亭”
打造趣味滨海休闲场景
南沙滨海大道工程利用通透海岸线,充分融合明珠湾、海洋主题设置滨水印象场景,打造观海最佳视点,设置海星亭、水母亭、玉贝亭、星眸亭等“四亭”,让南沙20公里海岸线呈现“昼有都市阳台、夜有星河海岸”的双重魅力,成为“广州海景最佳打卡点”。
水母亭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海星亭、水母亭以海星及水母两种海洋生物灵动、梦幻的趣味形象,打造如伞状的休闲荫蔽场所,为家庭游客增设亲子活动空间。
海星亭效果图
玉贝亭效果图
而玉贝亭、星眸亭只要找好角度,就能看到明珠湾大桥中镶嵌的如玉珠般的“星眸”。傍晚时分,灯光亮起后的四个休闲亭落更是美轮美奂,点缀趋于宁静的海岸线,让人流连忘返。
星眸亭效果图
新式古风“四台”
展现向海图强南沙精神
“四台”分别为扶摇台、乘风台、逐浪台、明珠台。该工程采用“新中式”设计语言与风格,其中,“扶摇”“明珠”“乘风”“逐浪”等观海平台命名策略既延续了岭南、历史文化元素,又赋予滨海空间“向海图强”的时代寓意,让基础设施成为传播南沙城市精神的立体教科书。
乘风台(上)、逐浪台(下)效果图
工程将高标准重点打造“慢行入园”“骑行贯通”的全龄友好型滨海慢行系统,既为市民修建舒适的漫步碧道,也为运动爱好者规划畅通的滨海骑行道。
扶摇台效果图
“扶摇台”取意《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其以螺旋上升的空中廊道造型呼应南沙腾飞之势,360度观景视野,兼具动感与力量感。
明珠台效果图
游客可沿着四个亲水平台沉浸式瞭望海景,“乘风台”“逐浪台”化用《宋史》“乘风破浪”典故,展现开拓进取的湾区精神。
“月季公园”
营造广阔多功能活力空间
月季,是南沙区的区花,工程因地制宜打造“月季公园”,将有效提升原草坪的绿化景观,成为月季花新打卡地,增强南沙滨海大道、“广州观海最佳打卡地”辨识度。
“月季公园”效果图
“四亭”“四台”由点及面形成连续性的景观点,“月季公园”则在原有场景的基础上规划宽敞的绿地空间,回应城市天际线,同时种植花草乔木勾勒波浪形林冠线,营造亲子家庭、日常休闲散步的公共活力空间,塑造大湾区“城景共生型”海岸生活示范区。
“月季公园”效果图
重构滨海岸线
绘就城海共生新图景
南沙滨海大道工程将系统性破解滨海岸线“碎片化”困局,构建起连续贯通的滨海活力廊道,全面提升市民观海游憩体验的连贯性与舒适度,并拓展创造亲水空间及文化消费场景,塑造南沙“湾区客厅”的鲜明形象,增强城市辨识度与美誉度。
效果图
该工程创新设计公共空间使用模式,精心打造满足儿童游乐、青年社交、老年康养等全年龄段需求的活动场所,为文化、旅游、体育活动提供优质新空间,极大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通过海岸线的系统性重构,滨海大道将全面提升南沙城市气质与形象,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福祉的协同共赢,显著增强南沙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吸引力,助力南沙建设成为“向海而兴”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标杆。
文字:谢子亮
通讯员:南沙区建设中心
图片:南沙区建设中心
编辑:胡霞霞
校对:刘嘉欣
二审:梁思静
终审:黄增才
签发:齐华伟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