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溪市因水得名,境内水系发达,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大湖泊毗连成群,东临南盘江、曲江,西靠元江及其支流绿汁江,2971处水域星罗棋布,水文环境复杂。受地理特征影响,学生防溺水工作面临“水系复杂、隐患点多、监管难度大”的严峻挑战。自2022年起,全市连续4年开
玉溪市因水得名,境内水系发达,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大湖泊毗连成群,东临南盘江、曲江,西靠元江及其支流绿汁江,2971处水域星罗棋布,水文环境复杂。受地理特征影响,学生防溺水工作面临“水系复杂、隐患点多、监管难度大”的严峻挑战。自2022年起,全市连续4年开展中小学生防溺水专项行动,从安全教育到网格管理,全方位构建安全屏障,实现学生溺亡人数逐年下降。截至2025年5月,全市中小学生溺亡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0%,创近四年最低水平。
一、构建“双线”责任体系,织密责任落实网络
(一)构建“五级包保”政府责任体系
在市政府高位统筹下,建立市政府领导包保县(市、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制度,形成“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社区(村组)干部包人”的五级责任体系,重点结对帮扶全市1.2万名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龙泉街道梅营社区创新构建中小学生防溺水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街道党工委书记—站所长—社区书记—网格员”四级责任链条,将辖区划分为15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通过“定责、定岗、定效”三定机制压实责任。该“网格化+社会化”模式获全省推广及省级领导肯定,其经验被海南调研组考察认可,为校园安全治理提供玉溪样板。
玉溪市积极构建“教育体育局、学校、班主任、家长”责任体系。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公安、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全市水域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整改。学校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机制,每日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通过主题班会、情景模拟演练等形式,强化学生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严格执行上课点名、夜间查寝制度。班主任建立重点学生台账,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一人一策”精准管理,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子女日常教育和监管职责,严禁孩子私自到危险水域活动。
二、打造“三维立体”宣教矩阵,提升安全自救能力
(一)落实“1530”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模式
全市中小学严格执行“1530”安全教育机制,创新“情景模拟+互动问答”教学模式。少体校结合真实案例设计溺水场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实战演练强化学生应急反应,组织防溺水应急演练,学生自救互救技能掌握率达95%以上。2025年累计开展主题班会2万余场次,覆盖全市中小学生。
(二)实施“靶向精准宣传”,聚焦重点群体
建立重点群体数据库,对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等实施“一人一策”,建立“家访+社区联动”机制,在重要时间节点动态掌握情况。联合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发放《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和交通安全知识手册》5600余份。在沿江村庄试点“方言广播”,用彝语、哈尼语播放警示案例。
(三)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扩大宣传效应
市教育体育局、市融媒体中心构建“报纸+电视+新媒体”立体宣传网络,累计发布宣传稿件51篇(条/幅),推送公众号90余篇。2025年新媒体宣传触达量超50万人次,形成“线上线下齐发声”的传播效应。
三、实施“四方联动”管理工程,筑牢水域安全屏障
(一)水域治理“三色管理”,精准防控风险
建立风险水域数据库,对全市2971处水域划分为红(高风险)、橙(中风险)、蓝(低风险)三个风险等级,实行“一水域一档案”精细化管理。红色风险区实施物理隔离与智能监控双保险;黄色风险区落实专人管控与动态巡查;蓝色风险区实行定期巡检与应急演练。截至目前,全市共配置救生装备6133件,建立预警系统161套。
(二)构建全域防护网格,实现闭环管理
构建“1+3+N”网格化管理体系,即1个水域对应1名责任人、3名巡查员以及N个联防点位。重点加强村组水域“一日三巡”、灌溉设施“上锁管理”、养殖区域“业主联防”、在建工地“准入审批”四类场所管控。在高、中风险水域设置智能警示装置,配置“一圈一杆一绳”救生设备,水库工程建立涉水安全预警机制。
(三)部门协同“五指成拳”,凝聚工作合力
联合公安、水利、农业、自然资源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对全市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改。深化“警校家”协同治理,强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模式。各县(市、区)多部门压实水域管理责任,开展“三查三改”专项行动(即一查警示标识,二查防护设施,三查救生器材;对问题隐患做到即查即改、立行立改、闭环整改),形成工作合力。
(四)健全督查问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建立市、县、乡三级督查体系,对照《玉溪市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责任清单》开展专项督查,对隐患实行“隐患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闭环管理。实施闭环问责机制,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伤亡事故的属地及责任单位严肃追责。
玉溪市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溺水共同体,进一步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溺水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降低了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风险,为学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未来,玉溪市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监督检查,不断提升防溺水工作水平,继续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样本。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