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郑棉窄幅震荡,CF2509合约开盘12925元/吨,最低12875元/吨,盘终上涨85点报收于12950元/吨。下游需求依旧偏弱,订单数量不足,开机率稳中下滑,内地企业降至6-7成。整体看,产业面偏弱运行,市场等待新的驱动,预计棉价维持低位震荡。
郑棉期货
5月9日,郑棉窄幅震荡,CF2509合约开盘12925元/吨,最低12875元/吨,盘终上涨85点报收于12950元/吨。下游需求依旧偏弱,订单数量不足,开机率稳中下滑,内地企业降至6-7成。整体看,产业面偏弱运行,市场等待新的驱动,预计棉价维持低位震荡。
纽约期货
5月8日,7月合约66.69美分,跌69点,12月合约68.75美分,跌50点;成交量38319手,减少4091手;上周美棉出口签约量减少但装运量上升,受美元走强和谷物市场下跌的影响,ICE棉花期货投机卖盘继续,盘面连续第三天下跌。目前棉花市场等待本周末中美首次关税谈判的具体情况,在会谈没有实质性进展之前,棉花市场将保持谨慎态度。此外,下周的USDA供需报告将首次对下年度做出预测,为后期的基本面提供指引。
棉价跟踪
5月9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75.10美分/磅,较8日跌0.69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148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994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4121元/吨,较8日涨7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4198元/吨,较8日涨5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9)847元/吨,较8日涨13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
据石河子、昌吉、塔城等地部分农民及棉花加工企业反馈,4月底南疆三大棉区春播工作已基本结束,5月10日前全疆春播工作也将全面结束。
一方面受近几年土地流转加快(植棉大户、合作社增多)及自治区农机具补贴力度加大,播种机数量越来越多,播种进度也较前些年显著加快,如北疆部分棉区春播时间压缩至7-10天;另一方面喀什、阿克苏、库尔勒等棉区棉花与其它农作物套种面积继续扩大,为了保证棉花生长周期,农民大多选择3月中下旬开播。另外,4月上旬天气较好,土壤墒情适宜,新疆大部棉区较往年提前一周左右开播。
从调查来看,目前北疆棉花已陆续出苗,南疆大部分棉区已显行见形,农民抓紧中耕补肥作业。农民普遍认为今年3-5月份虽阶段性遭遇降温、大风、沙尘天气,但整体天气比较理想,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有限。整体看,南北疆2025年植棉面积稳中小幅增加。
阿克苏沙雅、库车、新和县等地几家植棉大户表示,考虑到2025年新疆地区植棉面积再次增加,若天气适宜,产量较2024/25年度继续增长的概率较大。植棉大户预期2025/26年度籽棉收购价在6.5元/公斤左右,希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和皮棉质量来提高种植收益。
国际棉市
2025年2月,欧盟服装进口降温,因低库存和上年基数低导致的进口高潮开始趋于正常化。按进口量统计,当月欧盟服装进口同比增长16.64%,远低于1月份的41.73%。进口额按欧元计算同比增长14.34%,按美元计算增长10.26%。
总体看,今年1-2月欧盟纺织进口整体表现仍然强劲,进口量同比增长28.97%,按欧元计算进口额增长23.71%。今年1-2月进口的双双增长和上年同期进口量和进口额双双下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年同期,欧盟服装进口刚刚从之前的下降中恢复,今年年初的增长说明消费需求开始恢复而且采购策略持续调整,也是经济稳中向好和物流问题缓解的结果。
2月份,欧盟服装进口单价继续下跌。以欧元计算,与2024年2月相比,平均单价下降了1.97%,低于前几个月的降幅。以美元计算的下跌幅度更大,为5.47%。过去12个月,以欧元计算的进口单价下降了6.29%,表明出口商和欧洲进口商都面临着持续的价格压力。
2月份,欧盟对中国进口总量增长了13.16%,低于其他国家18.09%的增幅。按进口额计算,欧盟对中国的进口增长了19.82%,对其他地区的进口增长了12.33%。值得注意的是,中国2月份的欧元均价每公斤上涨了5.89%,而其他地区下降了4.88%。
中国单价的上涨导致进口额强劲增长,但在买家对成本日益敏感的环境下,中国单价的竞争力引发了质疑。这一趋势可能反映了一种向更复杂、更高端产品的转变,而不是纯粹的价格通胀。然而,如果单价持续上涨,可能会使中国出口商面临低成本供应商的激烈竞争。
2月份欧盟对孟加拉国进口量和进口额的增长均超过中国。其中进口量增长了21.26%,以欧元计算的进口额增长了26.96%,超过了中国的涨幅。孟加拉国的单价也上涨,但按欧元计算仅上涨4.71%,因此其产品价格较中国更具有竞争力,特别是常规针织品和梭织服装。尽管中国在高端产品类别上仍占优势,但孟加拉国的强劲增长表明,其在欧盟市场的地位正在加强。
来源:中国棉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