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新疆地区排名正式发布,这份由权威教育评估机构编制的榜单,再次为新疆高等教育格局标注新坐标。在参与全国排名的37所本科院校中,新疆大学以全国123位的成绩蝉联榜首,石河子大学(138位)、新疆医科大学(196位)紧随其后,形成"一超两强"
2025年ABC中国大学新疆地区排名正式发布,这份由权威教育评估机构编制的榜单,再次为新疆高等教育格局标注新坐标。在参与全国排名的37所本科院校中,新疆大学以全国123位的成绩蝉联榜首,石河子大学(138位)、新疆医科大学(196位)紧随其后,形成"一超两强"的头部阵营。
新疆师范大学(247位)与新疆农业大学(248位)以微弱差距分列第四、第五,展现师范与农林类高校的持续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塔里木大学(307位)作为南疆地区的重要学府,新疆财经大学(315位)作为西北金融人才培养重镇,以及喀什大学(457位)等区域性高校,共同勾勒出新疆高等教育的多维图景。
作为新疆高等教育的"双一流"旗舰,新疆大学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领域持续突破。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区位优势,该校重点打造的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
2024年建成的干旱区生态与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是为区域特色研究提供国家级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创新推出的"一带一路"国际班已与中亚9国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近三年毕业生留疆率达78%,为新疆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
伊犁师范大学作为北疆教育重镇,以476位的全国排名位列新疆第九。这所扎根伊犁河谷的师范院校,凭借"双语教师培养"特色项目,近五年累计为基层中小学输送5000余名教师。
学校创设的"边境教育研究中心"聚焦多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其研究成果被纳入自治区教育发展规划。
但受制于地域限制,该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仍面临挑战,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较前年下降12%,凸显发展瓶颈。
新疆第二医学院的崛起成为本次排名最大亮点。这所2019年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新兴医学院,仅用六年时间便以550+的位次跻身新疆前十三。
依托克拉玛依市雄厚的财政支持,学校建成西北首个全智能医学实训中心,临床医学专业首届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达91%。
作为新疆医疗人才"南培计划"实施单位,该校定向培养的基层全科医生已覆盖和田、喀什等7个地州,2024年启动的"油城医学创新联盟"更将能源城市职业健康研究推向新高度。
在高等教育版图中,新疆工程学院(550+)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其风力发电专业群年均为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输送200名技术骨干;昌吉学院(550+)通过"庭州文化研究院"深度参与北庭故城遗址保护;新疆理工学院(550+)则凭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成为南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这些院校的区域性定位与特色化发展,共同构建起支撑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矩阵。
来源:城市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