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经济故事、提升传播效能的关键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0 09:03 1

摘要:增强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其中,创新经济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凡 王芳

导读

增强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其中,创新经济新闻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媒体探索”邀约专家学者、业界先进围绕“创新经济报道,强信心稳预期”展开专题研讨,助力经济新闻报道提质增效。

近年来,一些机构热炒“中国吸引外资规模下降”等话题,渲染悲观情绪,唱衰中国经济。如何准确、生动地讲述中国经济故事,传播中国经济正能量,成为时代赋予主流媒体的新使命。

本文提出讲好经济故事的核心要素、创新报道形式的方法,为新闻记者提高经济报道质量、增强经济报道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参考。

把握基调,实事求是

中国经济光明论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前景的积极评价和乐观展望。它建立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之上,体现了对中国经济韧性、潜力和活力的信心。在当前国际贸易秩序动荡、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既是尊重中国发展事实的表现,也是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必然要求。

宏观经济需要微观市场主体的支撑。同样,新闻真实离不开新闻案例的支撑。谁对经济发展的“温度”最有发言权?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最有感知力。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企业遍及新加坡、中国、印尼、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等多个国家,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哪里最有发展活力,他们就投资哪里。央视记者报道了金鹰集团18年来27次在山东增资,旗下山东亚太森博成长为山东最大外资企业的故事,就是这家企业看好中国、看好山东的最好注解。在新闻报道中,选取这样的案例,既精准又有说服力。

一家企业的发展背后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所以,讲好经济故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要找准发展基调,释放积极信号。

首先,要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和事实展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积极面,让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实力和潜力。

其次,要强调中国经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我们可以宣传中国不断扩大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展示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和贡献。

确定主题,理清脉络

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最常见的新闻报道类型之一。其中,首要工作就是确定主题,让整篇报道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展开,以确保信息的集中和深入。这个主题应该是报道的灵魂和主线,并贯穿全文,引导受众了解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确定经济报道的主题,首先得紧扣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选择那些公众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经济事件或现象作为报道重点。以山东省的经济宣传报道为例。2025年春节以来,山东接连召开三场重要会议——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靶向鲜明地指出了2025年山东经济工作的重点。记者在确定新闻选题的时候,就应该针对性地围绕会议主题去挖掘经济选题,让新闻报道真正服务山东经济发展大局。

有了明确的主题,还要有清晰的脉络。可以先从宏观经济层面入手,分析整体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再深入具体行业、企业或市场,剖析其运行状况和问题;最后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进行具体的解读和阐述。这样既能保证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又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民营经济发展是经济新闻宣传的重点。2024年底,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要稳定民营企业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025年1月,央视记者挖掘出国务院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都引入了民间资本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10%这一新闻线索,以《进军新领域 核电站添了新股东》为题,报道了投资政策前后的变化,对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圣泉集团参股招远核电一期项目等案例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让大家对“非禁即入”的投资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讲好故事,抓准矛盾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经济报道也应该直面问题、找准矛盾点,用矛盾的解决推动故事的发展。矛盾点可以是不同观点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是事实与预期之间的反差。就一篇好的经济报道来说,矛盾点通常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受众最关心的问题所在。在经济报道中,找到并深入剖析矛盾点,不仅可以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还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升报道的传播效果。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经济报道中的矛盾点。这些矛盾点可能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产业升级与就业压力之间的矛盾、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冲突等。其反映了经济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经济报道的重要素材。

其次,在报道矛盾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报道经济矛盾点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避免过度渲染或歪曲事实,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夸大矛盾。只有真实反映经济现象,才能赢得受众的信任和认可。二是对于重要的经济矛盾点应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三是通过细节的展示、故事的反转,引导受众思考经济矛盾点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可以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报道的附加值。

创新形式,融合报道

多媒体融合与全媒体报道是适应新传播格局的重要策略。新闻记者应当善于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直播等多种形式,打造全媒体经济报道。

2024年山东GDP达到9.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继续发挥着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在此节点,《山东新闻联播》在电视端和新媒体端同时推出《关键字看山东经济》系列报道,对山东的发展成就、典型做法进行解读。大屏小屏互动的同时,报道也改变了以往经济数据宣传的固有套路,采用虚实结合的呈现形式,让记者在不同场景中解读数据,并和场景形成巧妙互动,正能量带来了大流量。

数据可视化与信息图表是提高经济报道可读性的有效工具。记者可以运用各种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经济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例如,可以使用动态图表展示经济增长趋势,使用信息图表解释复杂的经济概念,帮助受众快速理解。

互动性报道是增强受众参与感的重要方式。记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设计互动性经济报道,以提高受众参与度,并收集有价值的受众反馈。例如,制作互动式数据图表,让读者自主探索经济数据;发起在线调查,收集公众对经济政策的看法。

系列专题策划与深度报道是提升经济报道影响力的有效方法。记者可以围绕重大经济主题策划系列专题报道,多角度深入探讨经济问题;也可以加强深度报道,深入基层一线蹲点调研,用心打磨典型故事,为受众提供全面、深入、细腻的经济洞察。

结 语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有其内在逻辑。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每一名记者都应该履责担当,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扎实做好经济报道、讲好经济故事,用客观、公正、专业的视角,用有力度、有温度的新闻事实,对唱衰中国的“崩溃论”等论调及时回应、批驳,向外界展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未来。

(于凡: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宏观经济新闻部主任;王芳:山东广播电视台日照记者站站长)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5年4月号,原标题为《把握发展基调 讲好经济故事 提升传播效能》。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