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李卫昌团队Adv Sci封面文章:生物响应性水凝胶体系用于感染性组织损伤治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0 10:11 1

摘要:感染性组织损伤由于细菌浸染、反复炎症及耐药性等问题,临床治疗困难且过程漫长,进而加剧损伤并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或会升级为全身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抗生素治疗策略,则面临耐药性和疗效低的问题。

感染性组织损伤由于细菌浸染、反复炎症及耐药性等问题,临床治疗困难且过程漫长,进而加剧损伤并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或会升级为全身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抗生素治疗策略,则面临耐药性和疗效低的问题。

近日,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百人计划”李卫昌团队在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4.3上发表题为A Bio‐Responsive Hydrogel with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for Treating Infectious Tissue Injurie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空间异质结构的生物响应性水凝胶系统用于感染性组织损伤的治疗,并荣登期刊内封面(图1 )。

图1 论文报道的生物响应过程示意图。

基于作者在组织修复与再生中的前期研究(Adv Mater2024, 36, 2400310. Adv Mater, 2019, 31, 1904732.Adv Mater2025, 2501810.ACS Nano2023, 17, 22106.等),在此将一种封装银离子(Ag⁺)Preyssler-type多金属氧酸盐(POM)通过氢键作用固定于预制高分子超细纤维中,随后通过纤维内和纤维间的二次共价交联(硼酸酯键、亚胺键及双键共聚)与再水合获得典型三维水凝胶网络。由于水凝胶聚合物网络的形成发生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因而获得了一种空间异质性微结构,该结构为不同性质、尺寸及功能的药物负载与控释提供了互不干扰的有利条件(图2 )。

图2 空间异质结构生物相应水凝胶体系设计思路示意图。

针对于感染性组织损伤的治疗应用,该研究在不借助其他外部干预,仅通过生物体丰富的内源性钠离子(Na⁺),即可调控Ag⁺的释放;在组织感染区域发挥广谱高效抗菌功能的同时,又可避免传统Ag⁺基医用材料由于Ag⁺富集而产生的其他副作用及抗菌能力降低的问题。作者在软组织损伤(皮肤、口腔黏膜)和硬组织损伤(骨缺损)动物模型中全面验证了该生物响应水凝胶体系的实际疗效,结果显示其可有效加速组织再生过程。该研究为临床感染性组织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治疗方案,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前景。

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李卫昌副研究员、滕伟教授、王焱教授及华南理工大学于倩倩教授。此外,华南理工大学殷盼超教授团队在多金属氧酸盐前期制备及应用过程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与指导。

论文链接: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