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团圆了2.37万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0 10:09 2

摘要:监控里模糊的身影、突然中断的人生轨迹、贴满大街小巷的寻人启事……这种相似性让他们哪怕在互联网上擦肩而过,也能读懂对方的痛楚。

很多寻亲者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主语是“我们”:“我们圈”“我们寻亲群体”……这是一种在相近痛苦中滋生的语言惯性:

监控里模糊的身影、突然中断的人生轨迹、贴满大街小巷的寻人启事……这种相似性让他们哪怕在互联网上擦肩而过,也能读懂对方的痛楚。

而当寻亲者发现,通过 “我们”的力量可以串联起数以万计的关注,共享算法的技术成果,“我” 的无助便转化为 “我们” 的协作。

“多谢各位朋友”

5月9日是“无走失日”,这是一个为防止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走失而设立的日子。中国老龄协会在2021年发布的《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中,认知症患者约有1507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认知症正是老人走失的一大原因。这类老人记忆力衰退,判断力缺失,一旦走失,不易寻回,走失路上也常与危险相伴。

陈绪碧是一个被寻回的幸运者。2022年6月16日下午3点,汕头的暴雨模糊了桥洞里的身影,叶泽友跟着民警钻进去,终于看到了失踪三天的妻子。

55岁的陈绪碧蜷缩在混凝土梁柱之间,身上只剩内衣裤,浑身抖得像筛子。“太造孽了。”他喉咙发紧,妻子腿上布满杂草划开的细密伤口,那些本该穿戴在身上的外衣裤、定位手环,早已不知所踪。

他拿出包里常备的干粮和水,妻子摆摆手,说不饿也不渴。他还想问更多,但妻子只是茫然地看着他,阿尔茨海默病剥离了她的记忆。

陈绪碧和叶泽友

叶泽友常年在汕头打工,妻子在老家没人看护,他决定把她带在身边。白天他打工时,妻子独自待在工地板房里。狭小空间仅容得下一张铁板床和几件生活用品,他不敢锁门,生怕妻子发病时从窗户往外翻。

他还特意买了一个防走失手表,笨拙地学习使用现代科技,在手机屏幕上反复确认那个代表妻子位置的小点。

但2022年6月13日的第三次走失,还是突破了所有防线。

当他做工回来,看到空房间的那一刻,那些反复确认的定位信号、时刻紧绷的神经,突然被现实撕开了缺口。

叶泽友借了一辆电动车,循着妻子的定位奔去。那个光标时而闪烁时而狂奔,从城区窜向海岸线,始终无人接听的电话在风里响了一路。直到暮色吞没屏幕,那个代表妻子的光标彻底熄灭——定位手环没电了。

他就这样一直找着,直到夜色来临/《失孤》剧照

那天夜里,叶泽友在工棚里辗转反侧,懊恼如果自己早看一眼手机,或许能截住妻子。

在雨水砸在铁皮屋顶的声响里,他爬起身,点燃一支烟,扔到地上,卜了个“卦”。他当了十几年建筑工人,每次动工前,都要这样问个吉凶。烟头那一端朝向自己,是个好兆头,但没让他悬着的心落下分毫。

天亮后,他到当地派出所报警。民警提示他,还可以从网上想想办法。

这个在钢筋水泥间穿梭半辈子的男人,弄不明白一些app的用法。当所有寻人手段用尽时,他打电话给在福建打工的儿子,让他在抖音上发条寻人的消息。

抖音寻人为叶泽友发布的寻人视频

网络的速度远远超出叶泽友的双脚或电动车的车轮。算法把视频推送给失踪地附近的人,包括曾经目击陈绪碧的人。第三天晚上,叶泽友接到派出所民警的电话:“你老婆我们通过抖音找到了,在派出所,快来接吧。”

找回妻子后,叶泽友手写了一张感谢声明,发在社交平台上:多谢各位朋友,今天下午3点我老婆找到了。大数据、寻人网络、信息推送……妻子为什么能回家,他不甚理解,但他隐隐感知到,网络背后有千万只交握在一起的手,它们织起了最后一张托住妻子的网。

叶泽友的手写纸条

叶泽友寻回妻子所借助的抖音寻人,正是缘起于一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走失事件。

2016年2月,今日头条推送过一条普通的小新闻:河北廊坊八十多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李老太太走失了,家人焦急万分。了解基本情况后,工作人员按照一贯的操作,利用今日头条的精准弹窗技术,把这条寻人消息推送到了新闻发生的地域。短短几小时内,收到弹窗的周边网友陆续提供了关键线索,老人很快被找到。

在李老太太案例的启发下,项目组正式组建。几年下来,随着寻人主阵地的更迭,项目改名为抖音寻人,寻找对象也从短期走失者拓宽到更广的范围。被拐妇女儿童、精神障碍者、海外寻亲者……九年来,2.37万人循着这条科技搭建起的数字团圆之路,踏上归途。

“我曾经的顾虑,也是很多

寻亲者的顾虑”

“你是被你亲生父母扔掉的。”被拐卖的很多小孩都听过这样的话,丁强也不例外。

他从四川被拐到河北时已经6岁,他记得哥哥带他爬过的古树,树下的大磨盘以及那个自称 “姨妈” 的人贩子招呼在他身上的棍棒。

多年后,丁强在一个寻亲家长的抖音直播间里认出了“姨妈”的照片,她就是已经被执行死刑的人贩子余华英。他从小就知道,河北不是自己真正的家,周围的人也都知道。他总是因为闲言碎语打架,被打的人找丁强的养母告状,养母不问缘由,对着丁强就是一顿打。他也不争辩,捱着、忍着,“怨恨越来越重”。15岁那年,他彻底离家流浪,辍学、混迹街头。

在苦难的生活中,自己成为自己的“父母”/《无人知晓》剧照

独自在外摸爬滚打的日子里,丁强没有立即开始寻亲,也绝口不提自己的身世,只有个别极亲近的朋友,经过数十年的相处才略知一二。“当时感觉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而与之相对的,是他将倪萍主持的寻亲节目《今生缘等着我》从头到尾看了个遍。节目里寻亲之门开启的那一刻,他的心也总是跟着提起来,想象自己的父母站在门后,会是什么样子。可关掉视频,面对黑色的屏幕,生活仿佛重新滑回“安全区”。他始终不敢推开自己的那扇“门”。

2019年,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在寻亲网站“宝贝回家”登记了自己的信息,但这份寻找依旧是安静的。“我不想被人可怜。”丁强说。

与此同时,他的抖音里是此起彼伏的寻亲直播。每次刷到寻亲家长的直播,丁强都会进去问问情况。是哪里的?多大岁数?性格、特征能不能对上?一次对不上,下次还是会问,好像总怕一划走,就会错过什么。

有一位贵州茅台镇的寻亲家长,他所描述的孩子特征与丁强对上了。 双方连麦,老两口看了一眼就说: “你就是我们家的孩子。 ”丁强也激动起来,但采血比对失败。

很多寻亲者也劝丁强做直播、把消息扩散开,但他只勉强做了两三场就不再做了。“我也有我自己的圈子,不想把事情在网络上宣扬。”

接连七八次采血比对失败后,一切陷入僵局。“感觉没有太大希望了。”

2023年,丁强30岁了。他在民警的建议下做了祖籍分析,得知自己可能来自四川广安或重庆渝北。而后,寻亲者@寻儿陈强二娃 将他介绍给相熟的川籍抖音寻人志愿者甘彪。

@寻儿陈强二娃 的孩子至今没有找到,丁强将他的抖音主页发给了我们

2019年至今,甘彪在抖音发布了超过5000个寻亲视频。甘彪对每个向他求助的寻亲者都有一个相同的要求,必须本人出镜录制寻亲视频。

对于视频的内容,他也有一套方法论:“如果只说‘我是谁,我的特征,我想找家’,那就错了,要讲故事。要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找家?你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身世?你什么时候开始有寻亲的愿望?你用过什么方式?找了多久?”

当具体而痛苦的个体经历以第一人称被讲述时,感受才会变得更真切。但这对丁强来说无异于在人前撕开伤口。丁强有很多顾虑,他不知道工作中的同行刷到自己的寻亲视频,会如何看待自己。

甘彪熟悉这种顾虑。许多被拐孩子与寻亲家长的心理是很不同的,孩子的顾虑更多,怕找不到家,怕因找家而与养父母产生隔阂,怕打破好不容易维持的生活秩序。

尽管中间总会有分岔路,我们总会在一条路上重逢/《如父如子》剧照

带着自己的“怕”,丁强坐到镜头前。

甘彪给他的参考文案大致是:爸爸妈妈,我是你们的儿子,我想你们了,我一直在寻找你们,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儿子?但丁强说不出口,喉结上下滚动,到嘴边的话又吞了进去。

最后,在那条视频里,丁强说:“我也想知道有父爱母爱是什么感觉。”视频总时长不到1分钟,丁强前后花了一天多时间录制。他把这个过程称为“站出来”。

视频发布后3个月,结合视频传播和线下走访,甘彪很快打听到,四川广安市邻水县九龙镇龙华村村民丁孝国在20多年前丢失过一个男孩。村子里也有一棵粗壮茂密的黄桷树,树下原来也有一个磨盘,只不过因为村里人建房子,大磨盘被挪走了。

第一通电话是丁孝国打给丁强的: “你是不是我的娃? ”彼时,两人尚未进行采血比对,丁强强压激动说: “叔叔,我也不敢确定。 咱们最终还得要相信科学。 ”

接下来的日子里,丁孝国也常常给丁强打电话。丁强不敢接,他经历过比对失败的落差。“前期联络太多,到时候双方都会特别痛苦。”

时至今日,丁强回忆起出结果那天还是很激动。“是2024年初,就快要过年了。”当时他正在高速公路上,看到民警电话,立即把车停在应急车道上。按下接听键之前,他想,或许还是失败。他心里已经有一套嚼烂的话术,知道该如何安慰民警和志愿者。

电话里,民警的声音带着笑意:“恭喜你,匹配成功了。” 丁强的眼泪突然涌出来,这么多年的寻找,终于有了结果。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父亲身边,回到那个记忆中的家。

丁强与父亲丁孝国认亲现场

在认亲现场,丁孝国回忆,当年儿子不见了以后,他在川渝地区四处寻找,但一直没有孩子消息。他是一名厨师,因为工作曾到缅甸等地工作。在国外他也没停止找孩子,路上看到乞丐都要去看看。

“他没有放弃我。”丁强把身上的红绸带解下,缠在那棵黄桷树上。那天是立春,春风一吹,心上的结也舒展了。

丁强给记忆中的黄桷树系上红绸带

不止一家媒体的镜头记录下这一刻。媒体是甘彪提前联系好的,丁强也愿意接受更多曝光。“我曾经的顾虑,也是很多寻亲者的顾虑。”

他现在也成为了抖音寻人志愿者。他希望以自己的经历为引,给那些和他一样被拐的人一些鼓励和指引,告诉他们,家可以找到,家人也在等你。

“‘郭刚堂式’的寻亲者还是少数”

2025年2月4日是丁强与父亲团圆一周年的日子。那天下午,甘彪重新发布了一年前的团圆视频。一个半小时后,他发布了邓秀珍的寻亲视频。

10天后,在邓秀珍的认亲现场,她的女婿对甘彪说,他们一家正是因为看到丁强的视频,才决定一试。

甘彪在邓秀珍认亲现场

丁强的家乡在四川,被拐到河北,邓秀珍也是一样的路线。1990年冬天,邓秀珍16岁,原本要到成都给人带孩子,但没做几天,雇主的亲戚便以“可以多赚钱”为由带她坐着火车一路北上到了河北张家口。

然而,两人刚到河北,便在火车站走散。不识字、没钱、没身份证,独自在火车站附近游荡几天后,又冷又饿的她跟着现在的丈夫回了家。

邓秀珍的女儿从小就知道母亲的家不在本地,但母亲不提,她也不敢多问。这些年,邓秀珍总是在睡梦里回家,醒来后总说起梦里的哥哥和姐姐,但从未主动提出寻亲。

邓秀珍一家生活在河北农村,生活和生存的压力压着她,失联的漫长岁月也让她不抱希望。“我们作为普通人,很难不管不顾,风尘路远地找过去。寻亲要钱、要时间,不是凭着一股劲就能完成的。”邓秀珍的女婿说。

邓秀珍的女儿在抖音找到甘彪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需要收费吗?”

邓秀珍女儿给甘彪发来的抖音私信

甘彪对这个问题习以为常,他遇到过太多因为经济压力搁置寻亲的案例。无数寻亲者被现实困境困住脚步——在传统的寻亲方式里,寻亲需要从北走到南,跑遍全国,一路上难有收入,但开销很大。

很多被拐的孩子在成家后寻亲,很多寻子的父母在中年之后才更有能力。“‘郭刚堂式’的寻亲者还是少数,多数人都要为生计奔波。这也解释了团圆为什么经常发生在二三十年以后。”甘彪说。

邓秀珍的女儿在成家后第二年决定帮母亲寻亲,而结束这场长达35年的等待,仅仅用了1天。

2月4日下午,邓秀珍的女儿把母亲录好的视频发给甘彪。甘彪给视频搭配了二胡配乐,更能感染人。他有时觉得自己像一个导演,琢磨着怎样把故事讲好,怎样吸引更多人注意。

更关键的一步是算法。甘彪有抖音寻人的授权,可以在发布视频时实现精准投放。他把投放的地点设为邓秀珍的家乡成都市金堂县。“我们要让信息走捷径,寻亲已经不是大海捞针了。”

甘彪发布的邓秀珍寻亲视频

视频发布后,甘彪的评论区不停更新,有表达同情的,有表示鼓励的,还有新的求助。邓秀珍的女儿不停刷新,不敢漏掉任何一条。

不到一天,上百位网友就将一条四川ip的评论顶到了前面:我认识你,你是我的小姨,我的妈妈是你的堂姐,我妈妈叫邓刚秀。

邓秀珍的外甥女在评论区留言

双方很快添加好友。视频通话前,邓秀珍特意挑了一件好看的衣服。视频一接通,时隔35年,一声“幺妹”从四川传到了河北。

在邓秀珍失联的这些年里,她的父母相继过世,留下遗愿,希望邓秀珍的哥哥寻找“幺妹”。邓秀珍的哥哥曾经登报寻人,家里盖了新房子,但老房子并不拆,为了“幺妹”能找到家。

回家的日子里,红色的鞭炮屑散落一地,全家人都聚在村口迎接。

邓秀珍与家人团聚现场

甘彪开了一夜车赶过去见证,他想让外界看到圆满的结局。

“两三年前我还没有精准投放授权,只能靠人海战术,像连续剧一样更新短视频,有时要更新十几集才有结局。后来效率越来越高,像邓秀珍的案例,只要两三集。”甘彪说。

每次认识新的寻亲者,甘彪都会发送几个最近寻亲成功的案例。最近,他常常把邓秀珍的案例发送出去,期待一个案例带动另一个案例,一个团圆引发另一个团圆。

“把流量给寻亲者,就给了他们希望”

“山东菏泽工艺美术雕塑师戴凤祥,1971年6月出生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出生后不久被抱到山东。”

“四川眉山抗战老连长邓纪青的儿子,战后落户湖南常德,想要到四川眉山县寻根。”

……

采访中,甘彪见缝插针地讲述,试图让更多尚未团圆的案例出现在报道中。他一个个数过去。每一个寻亲求助背后都是复杂、缠绕的现实。

“把流量给寻亲者,就给了他们希望。”他相信,薪火传递下,串联起的资源网络会更加细密。

而技术带来的可能性,正在改写更多离散故事的结局。

2021年,从贵州被拐到河北的杨妞花拍抖音寻亲,视频被家乡的堂妹刷到,离散25年的家人终于团聚;河南的李新梅帮母亲寻家十年,说着一口“奇怪”语言的母亲说不出自己的家,直到在抖音刷到贵州小伙黄德峰的布依族语视频,李新梅才确定母亲的来处;四川的蔡良富寻找儿子蔡金国多年,直到2021年,他请志愿者刘红涛发布的寻亲视频被蔡金国的妻子刷到,这才终结37年的寻子路……

蔡金国的妻子在寻亲视频下留言;蔡金国在认亲现场

团圆的故事像火种一样被推送到有着相似境遇的人面前,离散者、志愿者、陌生人的命运开始交织,形成一个庞大而温暖的 “寻亲宇宙”。当寻亲者在直播间举起寻人启事,当志愿者在评论区梳理线索碎片,当陌生人在推送信息里完成善意接力……那些曾经需要跋山涉水的寻找,那些注定被时间冲淡的记忆,在算法的加持下转化为可丈量的希望。

而每个 “我” 的走失,也都变成了 “我们” 的寻找。

来源:财富吹哨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