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风波未平,重庆大学本科生刘培乔又因14篇SCI论文火爆网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0 12:56 1

摘要:咱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董小姐事件。董小姐,全名董袭莹,原本是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的一名规培生。她的规培之路并不寻常,本应去脊柱外科轮转,却借助 “特权” 继续留在了胸外科规培,这一情况引发了其他医生的不满。

前段时间,董小姐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各种爆料和讨论充斥着网络空间,公众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场风波之中。

然而,还没等董小姐事件完全平息,又一个新的热点横空出世,一位名为刘培乔的本科生凭借发表 14 篇 SCI 论文火爆网络,再次引发了大众对学术领域的关注和质疑。

咱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董小姐事件。董小姐,全名董袭莹,原本是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的一名规培生。她的规培之路并不寻常,本应去脊柱外科轮转,却借助 “特权” 继续留在了胸外科规培,这一情况引发了其他医生的不满。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董袭莹更多的个人信息被网友扒出。她的学历背景饱受争议,其本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而这所学院并非哥大本部,只是与哥大存在合作关系,学历含金量被指较低。

并且,她申请北京协和医学院 “4+4” 临床医学博士项目时,其经济学本科背景与该项目要求的本科专业需与医学相关或具备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存在明显偏差。

在博士阶段,她的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仅 30 页正文,研究方向为妇科影像,指导老师却是骨科院士邱贵兴,研究方向与导师专业领域脱节,且论文在事件发酵后从知网下架。

此外,国家规定临床规培需 3 年,董袭莹仅用 1 年完成,且跳过脊柱外科轮转,直接参与四级肺癌手术操作,其学位证书显示为内科,规培在胸外科,最终任职于泌尿外科,研究方向与职业路径频繁跳跃。

她背后强大的家族背景也疑似被曝光,网传父亲为中冶建研院的书记,母亲为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网友纷纷质疑其家族资源为其学业、职业晋升提供了系统性便利。这一系列问题让董小姐深陷舆论漩涡,也让公众对医学教育和行业规范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就在董小姐风波尚未完全平息之时,重庆大学大四学生刘培乔发表 14 篇 SCI 期刊论文的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

事情的起因是多篇官方账号推文发布了 2023—2024 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重庆代表名录,其中对重庆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021 级学生刘培乔的个人介绍中,称其发表 SCI 一区期刊论文 5 篇、SCI 二区期刊论文 9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3 项。

作为一名本科生,能够发表如此数量的 SCI 论文,这在学术领域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立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媒体报道显示,以重庆大学、刘某乔姓名作为关键词,在 “ReseachGate” 官网检索,确实能看到有 14 篇来自重庆大学刘某乔的 SCI 论文发表。

然而,深入调查后却发现,在这 14 篇论文中,刘某乔均非第一作者。同时,多篇论文的作者列表里,出现了重大教授刘某华、刘某龙等。

通过知网数据查询可知,自 2016 年 11 月 8 日到 2023 年 6 月 2 日,共计有 14 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中涵盖刘某乔的名字,刘某华、刘某龙的名字同样出现在发明人列表当中。

而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显示,刘某华与刘某龙均为该院教师,刘某华属于该院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刘某龙为该院教授。根据时间判断,刘某乔在 2016 年应该为初中学生。

有媒体报道称,刘某华与刘某乔为父女关系,并且刘某华现为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分管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创新基地等。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关系,无疑给这一事件增添了更多的疑点。

针对这一情况,重庆大学表示高度重视,已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核实。若发现有不当行为,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国内某顶尖学府在读工科博士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刘某乔并非这些论文的第一作者,那么这些论文对于她来说含金量并不高。“如果她真的参与了论文前后的相关工作,挂名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压根没做工作,强行挂名,为了镀金,那就存在问题。”

该博士还指出,相关推文中称刘某乔 “发表” 了十余篇论文,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可能存在夸大成分,因为刘某乔并非这些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一篇文章真正有价值的就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大型的实验,可能有十多个人参与,只是在论文作者里有个名字,很难说是做了核心的工作,也就不能说这篇文章是她发表的,但可以说是她参与了。”

而国内另一知名高校在读工科博士则认为,“不过能参与这么多科研项目,学生已经非常努力了,含金量方面,评委可能更关心学生在这些科研工作中的主要贡献。”

目前,重庆大学专项工作组正在紧锣密鼓地调查之中,暂时没有更多信息对外公布,公众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最终的调查结果。

无论是之前的董小姐事件,还是如今的刘培乔事件,都反映出公众对于学术公平、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以及行业规范的高度关注。学术领域本应是一片净土,是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神圣殿堂,容不得半点虚假和特权的侵蚀。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彻查这一系列事件,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让学术回归其应有的纯粹,让真正有能力、有才华、努力奋斗的人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来源:文史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