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中国、预防为先。为积极践行国家“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5月10日上午,“桑梓情深 健康同行”肺结节公益筛查活动在揭阳市青年文化广场正式启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队”水平的筛查服务。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健康中国、预防为先。为积极践行国家“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5月10日上午,“桑梓情深 健康同行”肺结节公益筛查活动在揭阳市青年文化广场正式启动,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队”水平的筛查服务。
推动“早筛早诊”关口前移
据悉,该活动由揭阳市卫生健康局牵头,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佛山市揭阳商会、揭阳市揭东区磐东街道润德福利会共同发起。
活动特别邀请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为启动仪式录制专属致辞视频。钟南山院士表示:“在揭阳市启动这项肺癌早筛公益行动,不仅是医疗技术的下沉,更是对‘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积极响应,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切实行动。”
活动现场,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理事长,原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小兵、揭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委书记张曼莉,揭阳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锦泉等出席活动,仪式由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林少婷主持。徐锦泉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扛起责任,确保肺结节筛查质量。恳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营造“早筛早治、科学防癌”的良好氛围。陈小兵在致辞中呼吁:早筛早诊早治,是抗击肺癌最直接、最有效的武器!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可大幅提升至80%以上。
打造呼吸健康管理的“揭阳模式”
张曼莉在致辞中就此次公益行动的工作要点进行详细介绍,相关探索正在推进。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以“三个下沉”为抓手,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再升级,打造呼吸健康管理的“揭阳模式”。
一是资源下沉,织密筛查网络。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技术平台,广医一院将为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量身打造“三化”体系: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开展肺功能检测、AI影像诊断等专项技术帮扶;构建智能化评估体系,运用高危人群智能预警模型实现精准筛查;完善质控化管理体系,通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机制确保筛查—诊断—治疗闭环管理。
二是服务下沉,创新诊疗模式。针对筛查阳性病例,实施“双通道”管理:对早期患者,在揭阳率先开展无管化微创手术等新技术,打造区域肺癌治疗中心;对疑难病例,开通绿色通道转诊至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这既是对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生动实践,更是让医改成果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三是理念下沉,培育健康土壤。广医一院将创新“三维一体”科普模式:组建“院士领衔、专家驻点、志愿者联动”的宣教队伍;打造“线上直播+线下义诊+社区课堂”的立体化传播矩阵;开发“潮汕话科普短视频+潮剧健康宣教”等本土化健康产品,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根本性转变。
活动中,张曼莉书记为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名医工作室”授牌。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理事长陈小兵为佛山市揭阳商会颁发“爱心商会”荣誉牌匾,并公布爱心企业和热心人士捐资额明细。
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问题
启动仪式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康复科、中医内科、泌尿外科专家团队携手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心内科、肾内科、康复科、中医内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妇 产 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儿科、五官眼科等专家团队在现场举行大型义诊活动。
现场氛围热烈,闻讯赶来的市民井然排起队伍。参与义诊的各科专家耐心细致地为群众查体、解读检查报告、分析病情,并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和健康指导。
“预防很重要,听到这个义诊活动,我带着我妈妈从普宁过来看看。”早早守在活动现场的赵先生说道。本次联合义诊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就医需求,让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桑梓情深 健康同行”肺结节公益筛查活动,揭阳市三院依托广医一院的顶尖资源,紧扣强技术、优服务、惠民生三方面扎实推进活动深入开展,以技术为根、以服务为本,将每一分支持转化为守护健康的扎实行动。
罗毅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公益服务的延伸,更是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我们相信,随着“桑梓情深 健康同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必将为更多市民带来健康福祉,也必将为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陈海燕
【通讯员】王燕 谢冰清
【本文责编】刘树强
【频道编辑】周丽娜 莫群
【文字校对】杨明珠
【值班主编】郭芳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来源:南方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