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雷军堪称热搜榜的 “钉子户”。一整年,他足足上了417次热搜,开了95场发布会,一场直播就能涨粉83万。连周鸿祎都调侃他是 “省下十亿广告费” 的营销高手。
众所周知,雷军是一名自带流量的企业家。走到哪儿火到哪儿,随手发条动态都能冲上热搜。
2024年,雷军堪称热搜榜的 “钉子户”。一整年,他足足上了417次热搜,开了95场发布会,一场直播就能涨粉83万。连周鸿祎都调侃他是 “省下十亿广告费” 的营销高手。
以前雷军可是出了名的“互联网劳模”,微博、抖音天天更新,跟网友互动特别勤快。但自从小米SU7事故后,大家发现这位“网红CEO”突然变得低调了,社交平台更新少了,连小米原本计划的新品发布节奏都放慢了。
直到今天,雷军才终于在微博上晒图健身打卡。算下来,这是他2025年第42条动态,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上次还是3月30日)。
雷军坦言,过去这一个多月,是小米创立以来最艰难的日子。那段时间,他整个人情绪特别低落,不仅推掉了不少会议和出差行程,连平时活跃的社交媒体账号,也暂时停更了。
(图源:微博截图)
过去一个月,小米确实经历了很多事情。
不久前,安徽铜陵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辆小米SU7在开启NOA功能行驶时,突然撞上了施工路障,随后车辆发生爆燃。事故导致车内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消息传出后,轰动全网。
这场意外瞬间将小米汽车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质疑声铺天盖地,大家纷纷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和自动驾驶技术提出疑问。小米的品牌形象也因此遭受重创,公司股价更是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跌幅超过了6% 。这场风波,无疑给小米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回想去年小米SU7刚上市那会儿,雷军可没少花心思宣传。他一口气发了50条微博,又是制造价格悬念,又是联合KOL推广,各种营销手段玩得飞起。靠着这波操作,小米SU7上市仅27分钟就拿下了5万份大订单,成了汽车圈里的一段传奇佳话。
然而到了小米YU7这边,动静却小得让人意外。别家新车上市又是车展高调亮相,又是花式宣传,可YU7却像“隐身”了一样,车展上看不到身影,就连向来活跃的雷军,这次也低调得反常。
谁能想到,如今会因为事故陷入这般舆论困境。
其实关于这场车祸,到底是不是小米汽车的责任,到现在都还没有定论。而且说实话,因为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出事故的,也不只是小米一家车企。
那为什么雷军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呢?原因很简单 ,人红是非多。
话说回来,小米SU7 Ultra挖孔版的碳纤维车盖风波,可能比安徽那场车祸,给小米汽车带来的冲击还要大、影响还要久。
图源:微博@雷军
咱们都知道,碳纤维盖板在赛车领域确实具备结构和性能优势。但当它被应用于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量产车型,还被包装成高性能的代名词进行大肆宣传,实际表现却与宣传内容相差甚远,这种情况谁能接受呢?
消费者满心期待买回家,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信任感一下子就没了。信任危机一旦爆发,对品牌的打击,可比单纯的事故要棘手得多。
小米汽车最近一系列动作,都透露出在反思中求变的信号,就连人事变动也暗藏深意。
从企查查公布的信息来看,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刚完成了一轮工商变更。特别引人关注的是,雷军不再担任执行董事,而是转为 “董事” 一职。
(图源:企查查)
这波主动 “降职”,让不少网友开始猜测。小雷觉得,雷军这是从冲在一线的指挥官,转做幕后出谋划策的军师。就好比原本在赛场上拼杀的主力球员,现在退到场边,专心研究战术,制定战略。
其实,这和小米汽车这段时间的 “战略性后退” 挺契合。自从负面事件爆发,雷军一直是舆论的焦点,他选择往后退一步,或许也是想帮小米汽车减少不必要的争议,避开舆论锋芒。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网友认为,这次人事调整,背后可能是小米在谋划 “战略升级”,雷军换个角色,说不定是为了给公司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来源:雷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