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什米尔硝烟骤起,印巴纷争又添新章。歼-10C犹在九霄舞,"骁龙"雷霆震八荒。莫道印军夸"阵风",一朝失手空折 wing;S-400号称"铁布衫",竟被枭龙戳破窗。外媒咋舌叹代差,十年鸿沟怎补强?
克什米尔硝烟骤起,印巴纷争又添新章。歼-10C犹在九霄舞,"骁龙"雷霆震八荒。莫道印军夸"阵风",一朝失手空折 wing;S-400号称"铁布衫",竟被枭龙戳破窗。外媒咋舌叹代差,十年鸿沟怎补强?
且看巴铁亮家底,神州利器镇四方。
2025年5月10日,南亚次大陆再燃战火。巴基斯坦空军以一场精准空袭,将印军引以为傲的S-400防空系统化作废铁——据巴方国家广播电台报道,JF-17“枭龙”战机在印度旁遮普邦阿丹普尔地区发射高超音速导弹,直接命中俄制S-400雷达阵地。尽管印度国防部火速否认(“未收到防空系统受损报告”),但商业卫星图像显示的爆炸坑、印军沉默的回应,以及美媒《战区》网站“导弹残骸与S-400部署坐标高度吻合”的分析,让这场“罗生门”愈发耐人寻味。
歼-10C开路,"骁龙"封神:中国武器的"组合拳"
此次冲突中,中国军工的“技术代差”展露无遗。先是歼-10C战机以有源相控阵雷达锁定印军“阵风”战机,配合PL-15E导弹实现超视距猎杀,三架“阵风”残骸坠地,莫迪政府心疼不已。紧接着,“枭龙”Block3战机挂载CM-400AKG高超音速导弹出击,精准摧毁S-400系统核心单元。军事专家张召忠点评:“这哪是三代机升级?分明是开了无双模式!”
俄媒《军工信使》更是酸涩自嘲:“S-400对付传统空袭有余,遇上这种体系化超视距打击,犹如‘铁拳打棉花’。”
印度"打脸式否认":顾左右而言他
面对全球瞩目的战果,印度开启了“甩锅三部曲”:
矢口否认:印国防部宣称“未发现防空系统异常”,却对阿丹普尔基地的卫星图像、周边居民拍摄的爆炸视频一概避谈;
甩锅他国:印媒《今日印度》暗示“巴基斯坦夸大战果”,却无视美媒《战区》网站通过导弹弹道模拟得出的“99%命中概率”;
转移矛盾:莫迪政府借机炒作“中国武器威胁论”,试图将战败归咎于“中巴军事同盟”,遭巴外交部犀利回怼:“若印度想买安全感,何不先停止越线挑衅?”
万国牌装备的尴尬:印军"软骨病"
印军此役暴露三大硬伤:
体系割裂:印军战机来自法、俄、以等国,数据链不通,预警机与地面雷达“各自为战”,反观巴军已实现“预警机+战机+防空系统”全链路协同;
技术代差:印军“阵风”号称四代半,却仅有无源相控阵雷达;PL-15E导弹的抗干扰算法、末端机动能力令印军“米卡”导弹相形见绌;
战术僵化:印军沿用“防区外打击”旧策,未料巴军已构建超视距打击网络。正如《简氏防务周刊》直言:“印度还在用二战思维打现代战争。”
中国军工"闷声发大财":实战代言国际订单
此役堪称中国军工的“全球广告”:
技术背书:歼-10C、PL-15E、红旗-9B等装备经实战检验,埃及、孟加拉等国已紧急询价;
体系输出:巴军“战机+导弹+防空”的协同模式,成为中小国家军购样板。连俄罗斯《军工信使》都感叹:“中国已从‘跟随者’变为‘规则制定者’。”
舆论攻势:外媒戏称:“印度花重金买阵风,不如直播学歼-10C操作手册!”
南亚棋局:谁是执棋者?
此次冲突看似印巴恩怨,实则是中国军工与西方体系的一次“代理人较量”。当歼-10C的轰鸣声划破克什米尔夜空,不仅昭示着南亚格局生变,更宣告着全球军备竞赛进入“中国标准”时代。至于印度的“否认三连”?不过是硝烟散尽后的倔强余响罢了。毕竟,在北斗卫星俯瞰之下,任何掩耳盗铃的戏码,终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徒增笑耳。
来源:国民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