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的进口金额同比减少了5%,且已连续三年呈现下滑态势。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目前能够生产多达1100个品类的医疗器械,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国产化率超过40%。这一系列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在摆脱进
从欧洲的大型医院到东南亚的小型诊所,中国医疗器械正逐渐崭露头角,众多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印着“中国制造”的标签,打破了欧美长期以来的垄断局面。
中国企业究竟凭借何种实力实现这一突破,将高端医疗设备销往全球各地?让我们深入探寻其中的奥秘。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成绩斐然。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的进口金额同比减少了5%,且已连续三年呈现下滑态势。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目前能够生产多达1100个品类的医疗器械,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国产化率超过40%。这一系列数据,不仅体现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在摆脱进口依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市场蛋糕的不断做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入局竞争。目前,中国大约拥有3.6万家医疗器械制造商,数量较十年前翻了一番。
在这众多企业中,迈瑞医疗稳稳占据着行业“一哥”的宝座。
迈瑞医疗凭借其丰富且全面的产品线,成功覆盖国内99%的三甲医院;手握超过8600项发明专利,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市值在国内同行中长期领先,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迈瑞医疗的强大实力,在其2024年发布的财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4月28日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迈瑞营收总额超过36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连续第二年净利润突破百亿,接近117亿元,同比增长0.74%。亮眼的业绩不仅让迈瑞医疗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24年迈瑞累计分红总额超过76亿元,若从2018年上市开始算起到2025年已实施的第一次中期分红,累计分红总额高达341亿元,是IPO募资额的将近六倍。
那么,迈瑞医疗是如何稳固其行业“一哥”地位的呢?
国际化战略是迈瑞医疗的重要发展举措。2024年财报显示,迈瑞的国际业务增速超过21%,占公司总体收入的比重上升至45%左右,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全球top100医院中有80家引入了迈瑞的产品,这不仅彰显了迈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使其在全球医疗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研发方面,迈瑞医疗始终坚持高投入,秉持着每赚十元就投入一元用于研发的理念。
长期的高研发投入,为迈瑞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方面,迈瑞不断完善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业务矩阵,加速产品迭代,丰富产品类型。以推出的超高端超声平台ResonaA20为例,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性能,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另一方面,迈瑞积极推进软硬件相融合的医疗数字化战略。其推出的瑞智联生态系统,已经应用于包括协和在内的超过1000家国内医院,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还为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医疗体验。
在新的技术潮流中,迈瑞医疗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追求快人一步。随着医疗行业进入大模型时代,迈瑞率先行动,于去年底推出了起源重症大模型,这是全球第一个临床落地的医疗大模型。该模型具备强大的深度重症思维能力,能够给出贴合临床实际、参考价值极高的分析见解与处置建议。
除了在ICU的应用,起源大模型还将拓展到急诊、麻醉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其他科室,在辅助诊疗报告生成和审核、临床案例和知识检索、教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发挥作用,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如迈瑞医疗的创始人所言:
“医疗器械没有弯道超车,只有死磕到底的创新长跑。”
迈瑞医疗凭借对医疗市场的精准洞察和永不止步的技术探索,成功让中国企业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有实力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迈瑞医疗作为行业的引领者,有望在这场变革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为全球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来源:翼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