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1997年之前,河南单身汉张双奇从来不敢想象自己会有“爸爸”这个称呼。
在1997年之前,河南单身汉张双奇从来不敢想象自己会有“爸爸”这个称呼。
单身了50年的他,更想不到自己会在晚年时享到儿女福。
而且这个儿女福,还是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对他的报恩。
张白鸽、张双奇
路边的第一次相见,就注定了这段父女缘分。
从此他视她如己出,她待他为这辈子最亲、最爱的家人。
多年以后,很多人羡慕他们生活得幸福而滋润。
却不知这条通往幸福的路,是父女俩一起吃苦走过来的。
1997年,在河南洛阳打工的张双奇踏着夜色终于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拖着已经不年轻的身体,他慢慢走路回家。
行走在路上时,他突然听到一声微弱的啼哭声。
张双奇随即停下脚步,环视周围又特意认真地听了一下,可是却没听到任何声响。
以为是自己太累了出现幻听,张双奇便不当回事继续往前。
可脚刚往前一步,更大的哭声传来了。
已经五十岁的张双奇,老花眼加上夜色降临,让他看不清周围的事物。
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是走进了附近的草丛,试图一探哭声的来源。
张双奇没走几步,就看到草丛里有一个竹篮子,声音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走近一看,襁褓中竟是一个婴儿。
看上去像是刚出生不久,全身被包裹得只露出一张小脸,但已经被冻得有点发紫了。
张双奇见状连忙抱起哭喊不停的婴儿,躺在他怀里的孩子立刻停止了啼哭,两只眼睛四处张望。
张双奇也跟着她的眼光朝周围看了一圈,却空无一人。
眼看天色越来越暗,气温也慢慢降低,张双奇决定先把孩子带回家再说。
张双奇的家位于洛阳市伊川县下辖的一个村子,三间瓦房也有几十岁的年纪,寒冷的天风呼呼直往屋里吹。
张双奇把婴儿放在铺着后棉被的床上后,起炉烧水,瞬间屋里也暖和了许多。
只是这个小不点似乎不想给张双奇喘气的机会,没过多久又开始哇哇大哭起来。
就在张双奇六神无主、手足无措的时候,路过张双奇家门口的邻居大嫂听到里面的啼哭声,便走了进来:
“这是哪里来的婴儿啊?怎么哭成这样呢?”
张双奇像见到救星一样,连忙拜托大嫂帮忙:
“我也不知道她这是怎么了,您快帮我瞧瞧呗。”
邻居看了后便知道女婴这是饿了,随后她便让张双奇去弄了些米汤喂给她。
女婴吃饱后果然安静了下来,邻居见状也便离开了。
但之后没过多久,张双奇抱回一个女婴的事就传开来了,他的兄弟姐妹闻言都上门来了。
见到大哥这么大把年纪还捡回一个孩子,一时都不知道要怎么劝说他。
张双奇有七个弟弟妹妹,作为家里的老大,他在母亲病倒去世后便辍学打工,帮父亲支撑起这个家。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那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弟弟妹妹的求学之路不会那么顺利。
也正因为他在父亲过世后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才一直没谈到对象。
女方一听家里条件这么困难,还要一个拖七个,纷纷打了退堂鼓。
过了适婚年龄后,张双奇索性放弃成家的想法。
其实弟弟妹妹们也很矛盾,大哥抱回女婴当女儿养大,以后为他养老送终也是好事。
但人心难测,万一女婴长大后嫁人不管张双奇怎么办。
张双奇倒没有那么多顾虑,他仍然抱着替女婴找回家人的打算。
于是他抱着女婴到影楼拍了一张照片,又到村委会报备了这件事,希望能尽快得到女婴父母的消息。
张白鸽小时候
然而过了许久,张双奇还是没有得到任何有关女婴家人的消息,因此他不得不接受怀中的婴儿就是被遗弃的事实。
看着空中飞过的白鸽,张双奇抱紧怀里的孩子,对着她笑了笑道:
“没事,没人养你,我来养你,你就叫张白鸽好不好,跟鸽子一样,等你长大了再飞去找回你的家人。”
既当爹又当妈的日子里,张双奇学会了照顾婴儿,知道她什么时候哭是尿了,什么时候哭是饿了。
就连村口卖奶粉的小卖部老板都调侃他:
“现在自己都舍不得吃,把钱留着买奶粉给女儿喝啦。”
张双奇是第一次当父亲,张白鸽是第一次当孩子。
父女俩在磕磕碰碰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四季。
自从抱回白鸽后,张双奇就寸步不离没离开过她。
他每天将张白鸽绑在背上就带着她一起出门,捡废品、上山挖草药、种地养家禽。
年过半百的张双奇,每天就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地四处奔波。
白鸽到了适龄上学的年纪后,张双奇每天都会提前到学校接送她,赚钱的工作也不落下。
他明白家里的经济比不上白鸽同学家,却依然尽可能给她提供好的生活质量。
小时候的白鸽是很粘张双奇的。
可当她长大后,来到青春期时,她害怕同学知道她有一个年纪可以当她爷爷的父亲,害怕大家知道她的父亲是捡废品的。
在青春期时,外界的眼光对张白鸽来说至关重要。
张双奇又怎会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呢。
自那以后,他重新规划每日的工作安排。
晚上白鸽睡着后,张双奇才拿起工具走到街头巷尾找可以回收卖钱的破烂。
可那时张白鸽的叛逆心没那么容易消退,她会嫌弃自己的穿着打扮土,还会对着父亲省吃俭用买给她的零食撇嘴。
甚至在吃了一个月的炒香椿后,直接扔筷子。
丢下一句“整天吃香椿,吃不腻吗,除了香椿就没别的吗”就扭头回了自己的房间。
每当女儿冷着一张脸,张双奇都会心生愧疚。
他不气女儿埋怨,只气自己没能力让她过上好日子。
随后张双奇弯下僵硬的腰捡起地上的筷子,默默地收拾好餐桌,把那盘香椿收起来留着自己配饭吃。
之后他走进里屋,抽出抽屉里的钱,迈开脚步紧赶慢赶到菜市场买了点新鲜的肉菜,重新做给白鸽吃。
而坐在房间里的张白鸽,正在责怪窗户前那棵茂盛的香椿树:
“你说你长那么好干吗,平时我爸给你吃什么有营养的了?我吃你的叶子已经吃到要作呕了。”
后来张白鸽才在邻居的口中得知。
自己住校的时候,父亲几乎餐餐都是馒头就着开水,只有她回家的时候才会每顿都炒两个菜。
因为他担心自己的身体哪一天就干不了活、赚不到钱供白鸽读书了,所以总是能省就省。
得知这些后的张白鸽突然一阵心酸。
自她懂事以后就只有父亲陪着自己,这些年她多多少少从旁人口中听说自己是父亲捡回来的,但她始终没有勇气问清楚。
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内心叛逆,但父亲为自己的付出张白鸽都看在眼里,只不过身处叛逆期的她选择忽视而已。
每次想起父亲冒着雨到学校给她送伞,她明明看到父亲矮小的身影,却为了自己的面子转身离开的往事,张白鸽就非常自责。
如果他是亲生父亲,既当爹又当娘养育了她这么多年,肯定是情深义重。
如果他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那么含辛茹苦了这些年,更是恩重如山。
望着父亲渐渐弯曲的背影,张白鸽决定了解清楚自己的身世:
“爸爸,我有件事想问你。”
张双奇放下手头的家务活,露出慈祥的笑容:
“哎,你说,我听着。”
“我……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吗?”
张白鸽小心翼翼问到。
没想到张双奇毫无隐瞒,堂堂正正地告诉她:
“1997年那年的一天傍晚,我在路边捡到了你,后来我又尝试过帮你找父母,但都没有任何结果。”
“这个事实你应该知道,我也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想去找你的亲生父母,我也不会阻止,那是人之常情。”
张双奇说这席话的时候,心里砰砰直跳。
他终归还是害怕张白鸽离开他,还是舍不得父女分离。
就在他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的时候,张白鸽坚定地告诉他:
“我不会去找我的亲生父母,这辈子我只有您这个爸爸,我会陪着你到老。”
看着已经六十几岁的父亲泪眼婆娑,张白鸽在内心告诉自己:
“这个人他比亲生父亲待我更好,如果不能好好对他,那自己便猪狗不如。”
自那以后,张白鸽认真读书,回家后主动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她不再嫌弃父亲,反而与父亲更亲近。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背也越来越驼。
张白鸽不忍心父亲在已经退休的年纪还要为自己的以后操劳,便暗下决定要辍学打工。
她没与父亲商量就向学校提出申请,她明白父亲如果知道了肯定不会同意,因此干脆先斩后奏。
随后张白鸽孤身一人来到南方城市,从最底层的服务工作做起。
收入虽然不高,但张白鸽用拿到的第一份工资为父亲买了一件礼物,剩下的钱也都交给父亲。
她告诉张双奇:
“爸爸,我会挣钱了,以后我挣钱给您花,您不要太辛苦了。”
张白鸽知道父亲就像蜡烛一样,肯定会继续燃烧自己为她照亮前程。
因此她选择埋头苦干,只要能赚到钱她就不怕辛苦,一定要盖新房子让父亲住得更舒服。
从普通的店员到店长,张白鸽凭借自己的奋斗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为了多赚点钱,她还利用下班时间学习直播带货。
靠自己一点点的摸索,拍摄日常生活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再把自己带货的产品介绍给她的粉丝。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打拼,张白鸽终于攒够了钱在老家给父亲盖了一栋新房子。
还给自己买了车和房,有了一笔不菲的存款。
可她自己,却因为过度透支身体倒下了。
2021年,听说女儿累倒,张双奇说什么都要求她停下工作好好休息,并亲自到医院照顾张白鸽。
彼时的张白鸽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但她看到的是比自己疲弱的父亲。
她猛然发现这些年自己只顾着赚钱,忽视了父亲也在迅速衰老的事实。
见到父亲为自己生病而伤心自责,张白鸽拉住张双奇的手臂:
“爸爸,我没事,就是这段时间太忙太累了,等我好了我就把事情都多安排给其他同事,好吗?”
中学就辍学的女儿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从一无所有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张双奇非常骄傲和欣慰女儿的成就。
背后的泪水和汗水,虽然女儿从来没提过一字一句。
但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十年的张双奇又怎会不明白,一个女人要想出人头地得咬牙吃下多少苦。
这一刻,父女俩选择只聊开心的话题,那些沉重的事就不提了。
张白鸽在床上闭目养神,张双奇在一边看朋友圈打发时间:
“呀,原来到北京去玩了,难怪好几天都没到他人。北京不愧是首都,真有气势。”
张白鸽听到父亲的自言自语,不禁伸过头来:
“爸爸,谁去北京了?”
“哦,是你大伯呀,你瞧,还在朋友圈发了照片呢。”
“爸爸,您没去过北京吧?如果有机会的话,您会选择去北京看看吗?”
“没去过,我们国家的首都呢,每个国人都应该去看看的。”
张白鸽把父亲的这句话记在心里。
等她身体恢复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公司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又花了60多万买了一辆房车。
这辆又像房子又是车子的庞然大物停在家门前的时候,张双奇傻眼了。
“爸爸,这叫房车,您准备一下,我们一起开车到全国各地转转。”
2021年5月,父女俩从河南洛阳出发,先去了北京。
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一米七几的张白鸽将不到一米五身高的张双奇托举在肩膀上,好让他看完全程。
之后两人一路走走停停,足迹踏遍云南、海南、陕西、四川等地。
后来张白鸽还带着父亲出了国,准备带他看遍世界各地的景色。
当年,张双奇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将张白鸽拉扯长大,他从来不求回报,只愿女儿健康安好。
多年后,张白鸽靠自己打拼反哺父亲,给他创造轻松幸福的晚年生活,只求父亲长命百岁。
系紧感情的,从来都不是血缘,而是真心,只有真心才能换真心。
参考资料:
洛阳95后女孩为报恩,花66万买房车带养父环中国游,行程超3万公里——大河报
女孩花66万买房车,带养父周游全国!背后真相是这样……——光明网
好人遇到好人 洛阳女孩买房车带养父环游中国——大河网
来源:看历史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