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委员: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毛泽东、邵式平、贺龙、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这些人员是由1931年11月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
注:本文主要名录职务担任时间在1931年11月-1932年5月期间。
主席: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委员: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毛泽东、邵式平、贺龙、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这些人员是由1931年11月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
1932年6月-1933年12月:委员名单增加博古、项英(代主席)
总参谋部:部长叶剑英,下辖作战局(局长张云逸)、情报局(局长曾希圣)、无线电总队(总队长王诤,政委翁英)、交通科(科长李国华)。
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聂荣臻、贺昌(后),下辖组织部【部长叶季壮、李弼廷(后)】、宣传部【部长李卓然、张如心(后)】、敌工部(部长李涛)、地方工作部(部长周桓)、青年部(部长高传遴)、秘书处【秘书长滕代远、宋裕和(后)】、红军最高裁判所(所长袁国平)。
注:1932年1月,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
总经理部:部长范树德、政治委员叶季壮,下辖出纳科(科长李锦文)、管理科(科长李韶九);总军医处:处长贺诚、政治委员彭真,下设医务科(科长陈志方)、管理科(科长罗楚璞);后方办事处:主任杨立三、政治委员倪志侠,下设总医院(主任杨志诚、院长傅连暲、政治委员郭秋实);总兵站部【部长杨志诚、杨立三(后)】、政治委员高自立(后杨立三兼任);抚恤委员会:主任贺诚(兼),委员陈志方、杨立三、滕代远、李景文。
政治保卫局:局长钱壮飞,下辖军委警卫团(团长谭希林、副团长熊惕辛)。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刘伯承兼政委、教育长邓小平(兼)、政治部主任周以栗(兼,1934年11月逝世)、校务部部长杨志诚(兼)。
注:1932年春由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称,原学校校长肖劲光,何长工曾代理校长。
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贺龙、夏曦、万涛、唐赤英、段德昌、关向应(后);参谋长唐赤英、政治部主任鲁易。
鄂豫边苏区军事委员会:1932年2月组成,主席谭中亭。
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副主席曾中生、旷继勋。
赣东北军事委员会:1931年11月组成,书记邵式平、唐在刚(后)。
中共临时中央局军事部:1931年夏临时中央成立时组成,部长李富春(代)、武胡景(后)。
江苏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李超时、陶铸(后)。
河北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湘农。
满洲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赵尚志、周保中(后)。
陕西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李杰夫、高维翰(后)。
其它文章已经介绍过的人员,本文不再记述。
高传遴:1933年在江西瑞金被错误定性为“AB团”分子,遭肃反杀害。
倪志侠: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
万涛:1932年夏在湘鄂西苏区“肃反”中被夏曦错误杀害。
唐赤英:1933年在湘鄂西苏区“肃反”中被错杀。
鲁易:1932年8月在洪湖苏区反“围剿”中被俘,遭国民党杀害。
旷继勋:1933年6月因反对张国焘,在四川通江被诬陷杀害,时年36岁。
曾中生:1935年8月因反对张国焘路线,在四川卓克基被秘密杀害,时年35岁。
唐在刚:1935年7月在江西葛源被国民党军包围,战斗中牺牲。
武胡景:1936年在苏联“大清洗”中被错杀,时年38岁。
李超时:1931年9月在江苏镇江被国民党逮捕后杀害,时年26岁。
钱壮飞:1935年4月在贵州息烽遭国民党军飞机轰炸牺牲,时年40岁。
袁国平:1941年皖南事变中牺牲。
李韶九:李韶九曾任江西省肃反委员会主席,主导“AB团”肃反扩大化,导致大量红军干部被错杀,1932年初因肃反恶行遭红军战士清算(红五军团士兵公审),后被处决。
孔荷宠:1934年叛投国民党,后加入汪伪政权,建国后被逮捕,1956年病逝于狱中。
本文领导成员名录整理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九卷。
来源:恰同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