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罗尔,一场关于距离的 “认知革命” 正在上演。这里的居民习惯用分钟而非公里来衡量距离,因为纵横交错的拥堵街道,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了对耐心的极大考验。
在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罗尔,一场关于距离的 “认知革命” 正在上演。这里的居民习惯用分钟而非公里来衡量距离,因为纵横交错的拥堵街道,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了对耐心的极大考验。
然而,这座城市的交通困局,却意外催生出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快速商务”。从香气四溢的印度香饭,到各类电子产品,消费者下单后,商品最快十分钟就能送货上门。
这种极致便捷的服务,不仅重塑着印度人的生活方式,也为印度初创企业的复苏带来新契机,在拥堵的城市肌理中,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商业新路径。
曾经,印度的初创企业风光无限。2021年,投资者向印度初创企业投入了350亿美元,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当年更是涌现出40家独角兽企业。
然而,繁荣表象如昙花一现。随着利率不断攀升,资金链条迅速崩解,曾经充裕的资本仿佛退潮般急速抽离。
2023 年,风险投资家对初创企业的投资额锐减至 80 亿美元以下,仅有两家企业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而企业为了维持现金流,裁员和破产现象频发,破产事件也屡见不鲜,有超过3.5万家初创企业倒闭。
融资节奏的显著放缓,更撕开了行业光鲜背后的黑暗:金融科技巨头 Paytm 的银行部门因违规被责令暂停服务;教育科技龙头 Byju's 深陷破产危机,面临财务造假、违规经营等多项指控。
但在这片看似低迷的初创企业领域,一些新的迹象正预示着复苏的到来。电子商务便是其中一个前景光明的领域。
目前,网上购物仅占印度零售额的7%,但咨询公司Redseer预测,到2030年,印度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将从2023年的650亿美元增长到2300亿美元。
印度富裕阶层的不断壮大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投资银行高盛预计,到2027年,印度富裕阶层的人数将从2023年的6000万增至1亿。
在印度电商市场,曾经由沃尔玛旗下的Flipkart和亚马逊两大美国巨头主导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本土新贵们凭借对国内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逐渐崭露头角。
“快速商务”在印度人口密集的城市大受欢迎,像Swiggy这样的公司,最初专注于食品和杂货配送,如今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其销售产品范围不断扩大,涵盖电子产品、服装等各类商品。
而与社交媒体平台整合的在线市场Meesho,则在印度小城市取得了巨大成功,据摩根士丹利估计,其移动应用程序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亚马逊在印度的用户数量。
除了电子商务,印度“深度科技”初创企业也在悄然崛起。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专注于太空和机器人等复杂领域的企业正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自主机器人制造初创企业AtiMotors的创始人索拉布・钱德拉表示,印度大量廉价的工程师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研发时间,让公司在资金耗尽之前有机会实现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领域同样是印度科技界的一大亮点。一些初创公司,如SarvamAI,正在构建支持多种印度语言的人工智能模型。风险投资公司Blume的投资者SajithPai认为,印度在开发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软件方面有着更大的机遇。
凭借长期为西方公司提供离岸IT服务的经验,印度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有望在商业软件领域大放异彩。与TCS和Wipro等印度外包巨头的合作,也将助力这些初创公司将软件销往海外,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风险投资者押注这波新创业浪潮将比上一波表现更好,并非毫无道理。印度初创企业不再盲目效仿西方,而是更加注重根据本国的具体需求和优势进行设计。
从“快速商务”的兴起,到电子商务、深度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印度正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科技发展之路。即使班加罗尔的街道依旧拥堵,但印度科技人才的未来之路却越来越清晰。
在交通困局与资本寒潮的双重挑战下,印度科技正以独特的姿态突围,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印度科技新时代正在到来。
来源:奇葩综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