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三点的寂静被一道神秘指令打破,3.6万公里高空上演的科幻场景让全球航天界炸开了锅。中国实践25号卫星的机械臂正以0.0001毫米级精度给北斗2号卫星血管里注入142公斤燃料。这项被外国专家称为太空心脏支架的技术让卫星寿命直接延长十年。
凌晨三点被一道神秘指令打破,让全球航天界炸开了锅。
凌晨三点的寂静被一道神秘指令打破,3.6万公里高空上演的科幻场景让全球航天界炸开了锅。中国实践25号卫星的机械臂正以0.0001毫米级精度给北斗2号卫星血管里注入142公斤燃料。这项被外国专家称为太空心脏支架的技术让卫星寿命直接延长十年。
您知道卫星燃料耗尽意味着什么吗?价值几十亿的航天器瞬间变太空垃圾。但这次西昌测控中心的操作员们硬是玩出了太空版的微血管缝合术,256枚纳米补丁在零重力环境下精准焊接燃料箱。这技术要是用在波音787上,油箱漏了都能自愈,更觉得是整个操作全程直播。
在航天迷的监控画面里,凌晨三点零七分的数据波动曲线让早起的老外专家直呼这不科学。技术宅们挖出更震撼的细节,这次使用的太空机械臂关节灵活度超过人类手指,能在卫星表面雕刻比头发丝细万倍的纹路。有网友调侃:给卫星续命算什么?这分明是给航天器装了个永生芯片。
更让国际同行眼红的是,完成这种史诗级操作后官方通报仅用317个字,连个感叹号都没舍得加。当NASA连夜召开紧急技术研讨会,欧洲航天局疯狂检索监控数据时,中国航天人早已投入新课题。这种事了拂衣去的做派让外媒酸溜溜评价:他们不是在修卫星,是在改写太空规则书。
有业内大佬透露,这项技术能让我国在轨卫星群每年节省上百亿维护费。看着凌晨三点依然灯火通明的测控大厅,突然明白什么叫大国重器。别人在炫耀太空军演,我们在缔造星辰大海的生存法则。下次再看到凌晨的航天捷报,可别以为只是普通加班,这可能是又一个改写人类航天史的中国时刻。
话说回来,当卫星都能返老还童,您猜空间站里还藏着多少黑科技?
来源: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