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10首词,或如惊雷裂空,或如怒涛拍岸,句句皆是热血男儿的铁骨与狂歌。
辛弃疾一生金戈铁马,半世烽烟,却将满腔壮志化作词中风云。
他笔下无矫揉之态,无闺阁之愁,唯有剑气纵横、山河激荡。
这10首词,或如惊雷裂空,或如怒涛拍岸,句句皆是热血男儿的铁骨与狂歌。
你若能读懂其中的气魄,便知何为真正的“豪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少年时单骑闯金营擒叛将的传奇,中年后却困于江南水乡的亭台楼阁。
这首词写于江西带湖,酒酣耳热之际,他恍惚见铁甲映寒光,听战马嘶长夜。
“八百里”是烤牛犒军的豪迈,“五十弦”是塞外悲歌的苍凉。
字字如马蹄踏冰河,却在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中,将热血生生冻成寒霜。
世人只见他“豪放”,却不见他白发下的不甘——英雄最痛,莫过于剑未锈,人已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登高望北,他眼中山河皆是故土遗恨。
“吴钩”本是沙场利器,此刻却成了文人把玩的佩饰;栏杆拍遍,拍不碎半壁江山的屈辱。
词中讥讽“求田问舍”之辈,更痛斥自己困守江南的无奈。
最悲怆处,是英雄泪竟需红袖来拭——这天下,终究无人懂他的登临之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固亭上,他望着长江怒涛,历数孙权、刘裕的霸业,句句皆是耳光抽在苟安朝廷脸上。
“气吞万里如虎”六字,写尽华夏男儿该有的血性;而“佛狸祠下”的鸦鼓声声,却是百姓已忘亡国恨的悲凉。
六十六岁的老将,仍在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哪里是词?分明是蘸着血写的战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同样是北固亭,这次他直斥当世无英雄。
孙权十九岁执掌江东,赤壁一把火烧出三国鼎立;而南宋朝廷守着半壁江山,却连北伐的勇气都已磨灭。
“生子当如孙仲谋”,明赞古人,暗讽今人——若满朝文武皆是豚犬,这山河破碎,又能怪谁?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陈亮星夜踏雪来访,他抱病与之痛饮高歌。
“汗血盐车”喻英才埋没,“补天裂”誓重整山河。
两个白发狂生,在雪夜中拍案怒吼“男儿到死心如铁”,连窗外飞雪都被惊散。
这词中的豪气,不是少年人的轻狂,而是烈士暮年撞向命运铁壁的决绝。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二十三岁率五十骑突袭金营、生擒叛将的壮举,是他一生最锋利的刀光。
词中“燕兵夜娖银胡䩮”写金兵慌乱中整理箭袋,“汉箭朝飞金仆姑”状义军箭雨破晓的凌厉,短短两句,沙场腥风扑面而来。
可当年浴血的“锦襜突骑”,如今只能将“平戎策”换成“种树书”。
朝廷主和派讥他“好大喜功”,他索性以“戏作”自嘲——英雄白头,最痛的不是刀剑生锈,而是连握刀的资格都被剥夺。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赣江畔,他望着郁孤台下的江水,想起八十年前金兵追杀隆祐太后的血泪史。
“青山遮不住”五字,既写江水冲破重山奔赴东海的自然之势,更暗喻民心所向、收复中原的不可阻挡。
可现实却是鹧鸪啼鸣“行不得也哥哥”,如同主和派的聒噪。
这首词如困兽低吼:山河破碎的伤口从未愈合,而朝廷却用“偏安”的麻药麻痹天下!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
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
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
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扬州城下,他回忆二十岁时的战场:金主完颜亮扬言“投鞭断流”,最终却兵败身死。
“列舰耸层楼”写宋军战船如云,“鸣髇血污”状金酋毙命的惨状,字字皆是铁马冰河的回响。
可如今白发过扬州,只能自嘲“手种橘千头”——当年杀敌的手,竟用来侍弄柑橘!
末句“莫射南山虎”更是辛辣讽刺:朝廷不让你射虎杀敌,只许你做个“富民侯”。
《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立春日,他见女子头戴春幡,却想起沦陷的汴京西园。
“年时燕子”暗指北方遗民,“塞雁先还”喻自己归乡无望。
全词以春景写秋心,笑东风忙碌“薰梅染柳”,实则在镜中照见白发徒增。
最刺骨的是“问何人会解连环”——靖康之耻如九连环锁,满朝文武无人能解!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送别族弟辛茂嘉时,他连用昭君出塞、李陵降虏、荆轲刺秦三个典故,将个人离别之痛与家国破碎之恨熔于一炉。
“将军百战身名裂”似在哭岳飞,“易水萧萧”如祭南宋北伐志士。
末句“谁共我,醉明月”并非消沉,而是以孤月为证:纵使山河尽墨,仍有不灭热血在黑暗中沸腾!
辛弃疾的词,是裹着血与火的战旗,是淬过霜与月的剑光。
这十首词,写尽了英雄的狂歌、壮士的悲啸、孤臣的怒问。
读他的词,不必温酒——字句间自有烧喉的烈性;不必击节——韵脚里皆是裂帛的金石声。
若你心中仍存半分热血,便该知道:真正的豪放,不是张狂醉语,而是看清现实残酷后,依然敢向命运亮剑的孤勇。
来源:詩詞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