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踏入宝宝纯真的天地,每一次微笑都是新发现。作为带过69个宝宝,培训出来了1510多名月嫂,跟着蜜伢儿月嫂导师何进丽女士一起,探索科学育儿的奥秘,为你揭开科学育儿的神秘面纱,一起在爱与智慧中,陪伴小天使健康成长!
踏入宝宝纯真的天地,每一次微笑都是新发现。作为带过69个宝宝,培训出来了1510多名月嫂,跟着蜜伢儿月嫂导师何进丽女士一起,探索科学育儿的奥秘,为你揭开科学育儿的神秘面纱,一起在爱与智慧中,陪伴小天使健康成长!
宝子们,是不是经常在宝妈群里看到这样的吐槽:“月子里我妈非要给宝宝绑腿,说这样腿才直!我多说两句,她直接摔门回老家……”“婆婆偷偷给 1 岁宝宝喂成人钙片,被发现还理直气壮:我儿子就是这么养大的!”
作为见过 16500+个带娃家庭的月嫂导师,何老师掏心窝子说句大实话:老人带娃不是救命稻草,用不好就是定时炸弹!今天就扒一扒那些 “帮倒忙” 的带娃老人,看完你绝对想转发到家族群!
去年带过一个二胎家庭,奶奶有严重心脏病还非要带娃。有天追着喂饭突然晕倒,2 岁宝宝吓得直撞墙,宝妈边打 120 边安抚孩子,月子都没坐完就累出腰肌劳损。更可怕的是,老人咳嗽老不好,结果全家轮流肺炎……
宝子们,咱得有点自查意识:
血压超过 140/90 吗?爬三层楼会喘吗?正在吃 3 种以上慢性病药吗?中一条就劝退!真不是不孝顺,带娃需要体力值拉满,病恹恹的老人自身难保,万一出个意外,孩子心理阴影一辈子都抹不掉!
见过最揪心的画面:爷爷辅导作业把 5 岁孙子骂到抽搐,送医诊断是 “应激性心肌炎”。更常见的是老人当着孩子面和宝妈吵架,3 岁宝宝学会的第一句话是 “滚出去”!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要么胆小如鼠,要么暴躁易怒。
何老师支招:
三秒止怒法 :深呼吸数到 7(阻断情绪爆发),默念 “孩子在模仿”,转身离开现场 5 分钟。如果老人做不到,宁可自己累点也别让暴脾气靠近孩子!“我婆婆非要用尿布,说纸尿裤会杀精!”“公公偷偷给孩子喂活蝌蚪,说治咳嗽……” 这类老人不是坏,是认知还停留在 30 年前!他们拒绝学习新事物,育儿观念停留在 “吃饱穿暖” 阶段,孩子发烧用针扎手指放血,磕头求神拜佛,这些操作分分钟能把年轻父母逼疯。
改造老顽固,宝子们可以试试这三招:
每天看 1 条权威科普视频,推荐 “丁香妈妈”“年糕妈妈”。带老人参加 1 次社区育儿讲座。制定 “带娃红黑榜” 贴冰箱,比如:红榜 “勤洗手”,黑榜 “嚼饭喂”。如果油盐不进,建议划清带娃边界,核心决策权必须抓在自己手里!
这种女孩长大后,80% 会陷入 “讨好型人格”!
而溺爱出来的男孩:
6 岁还要喂饭抢玩具被夸 “有出息”犯错总有 “他还小” 当挡箭牌这样的 “熊孩子” 走进社会,分分钟被现实教做人!
何老师私房话:“带过最痛心的案例:奶奶重男轻女,把孙女培养成 ‘扶弟魔’,25 岁姑娘工资全给弟弟买房,自己连件像样衣服都没有。后来姑娘结婚 3 年没怀上,婆婆骂她 ‘不会下蛋的鸡’,她第一反应是自责…… 姐妹们,这就是错误育儿观啃噬孩子的一生啊!”
终极自救指南:老人带娃的 3 条保命法则
体检报告打头阵 :带老人做认知能力测试(MMSE 量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征兆要警惕。签订带娃协议 :明确 “三不原则” —— 不喂成人药、不打骂孩子、不传播封建迷信。安装监控不是监控 :用 “360 摄像机” 设置喂奶提醒,既保护老人隐私又避免育儿冲突。上周有个宝妈哭着找我,说婆婆偷偷给孩子断母乳,理由是 “奶水6个月就没营养了”。结果宝宝过敏体质爆发,全家人折腾到儿童医院。现在她每天通勤 3 小时也要自己带娃,虽然累但心里踏实。所以宝子们,带娃没有完美解,但有底线原则!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大家,让老人带娃不再是负担,而是真正的助力!
来源:育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