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真实分享|北漂二胎专科在职宝妈备考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9 18:06 2

摘要:提笔开始记录我的考研上岸之路。专科生、二胎宝妈、上班族,这些标签并不能定义我也不能束缚我。我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提笔又是思绪万千,有上岸的喜悦、有备考时的孤独、难过、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学习到人格分类。

提笔开始记录我的考研上岸之路。专科生、二胎宝妈、上班族,这些标签并不能定义我也不能束缚我。我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提笔又是思绪万千,有上岸的喜悦、有备考时的孤独、难过、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甚至学习到人格分类。

怀疑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条艰难的路、怀疑自己能力不足还一心想要往上走。考研这个种子一旦在心中萌生,就一定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前路亦漫漫,历经千难万险,上岸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但是自己深知这只是开始,考研并不是为了一张毕业证书更不是为了一个虚荣的名义。考研是自己与自己的一次较量。

接下来进入正题,聊一聊我的考研历史之路。历史这两个字用得好,侧面也反应了这个时间之久。说起来非常惭愧,又自责。

我在2019年首次考研就在别的机构听了一部分刘老师的课(那时就特别喜欢刘老师的授课风格)。但是数学学渣的我,那一年5月份就开始听课,最后数学好像考了18分还是21分。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年依旧在那个现在已经倒闭的机构听课。我还是像一头勤劳的牛一样,每天耕地。没有人指引,自己做的都是无用功。就这样两年时间白白荒废了。

当年12月份我在一个偶然的直播间里,加了一个同学好友,原来我们是同道中人啊,我们在同一个机构,听了一部分刘老师的课。原来我能加我的偶像好友,还可以给我偶像打电话。我是多么的激动。

但是第二年的成绩对我打击很大,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三年之前的精气神全无,后来我投入了工作和家庭,2021-2024,中间三年,因为生病、又上班又带娃,中间一位去年上岸的研友劝了我好多次让我不要放弃。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振奋精神。

就在2024年3月份我生了二胎,期间休养了身体。原本打算六月份开始学习的。不巧的是7月份我生病陆陆续续住了三次院,住了一个月。8月恢复身体。9月9日与刘老师通了话,此时我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意气风发。我再次鼓起勇气去考研,战胜那个曾经放弃的我。

听了刘老师的学习策略,我开始执行。拿自己能拿到的分数。就这样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每天两点一线,单位和家。有工作,还有两个娃娃的家庭,还有要学习的我,如何平衡时间,如何利用好时间?

此时,时间管理和学习方法就很重要了,数学我是渣渣,我就不说了,跟着刘老师,学渣也可以拿到和学了一年一样的分数。

关于英语,我个人是特别喜欢英语的,英语单词一定要背,但是不是单纯的记单词,要有语境。碎片时间我会打开App记单词加上真题例句。长难句语法知识点还是要懂的,不然看得懂单词翻译不了句子,这种感觉很难受。

关于真题,因为之前有点基础,我10月份开始做第一遍,掌握各种题型的方法。做一套整理一套,标记出不认识的单词,整理出错题原因➕分析。就这样做了三遍英语真题,培养语感。

至于翻译和作文,你前边积累了后边自然而然就通了。作文一定要练,掌握常用句型和写作词。如果时间允许一定要早点写早点练,不要等到12月份再开始。

虽然我的英语考得不是很高50➕,但是还算满意,起码够用,学习英语是一辈子的事。考完了想学换种方式,练口语读文章,量变引起质变。

关于逻辑,对于每一个备考生来讲,都是一个新的学科。其实逻辑并不难,跟着老师的课程一轮又一轮,从基础到强化到秒杀。一套下来加上练题,保守点40➕没问题。

一定要掌握做题方法,分类做,对于推理题,在考场上战略性放弃,因为每个题都是两分,不分简单和难,这时不要和自己较劲,不要因为一个题耽误了整个大局。得不偿失。

写作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平时积累,但是也可以速成,写作也是有方法的。跟着老师的课程掌握思路,再整理一些常用的案例和句子。叮嘱:一定要练,一定要写,卡着时间写。

写完了找老师批改,借用刘老师一句话,你自己认为写得很好,在老师眼里就是个坨坨。老师批改后,分析问题下次避免。我的论效和论说,虽说写得不是很多,加起来有10多篇吧。我估了一下分数有45➕。

总之四个字:听话照做,这是初试的总结。

考完后其实挺失落,感觉没有发挥好,但是出分比预估的多了8-10分。相信你自己。

复试:不禁感叹,我们不仅有专业的初试团队,我们复试的老师更是优秀,这个比喻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我找不更好的词来形容。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一个老师都有其亮点。

课程一定要反复听,掌握思路,不要背模板。个人自我介绍熟背,不要卡壳。可以自己写份深度的简历,哪怕学校不要,你也通过简历整理了自己的过往经历,这样你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还有重要的一点,复试可以逆风翻盘复试时的状态最重要从容自信、落落大方,没有标准答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就很加分了。

专业课我听了两遍,管理学速成2小时听了四五遍。你走过的路总会算数。(初试出成绩那几天住院做了个手术,3.14号与老师进行了第一次模拟,此时状态还不好,但是后来的十多天我恢复好状态奋起直追。)

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紧跟老师的节奏,做好时间管理并付诸行动。应对考试游刃有余。

备考时有失落、有自我怀疑,其实都正常,这个考研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但你累了倦了可以换个学科学习或者听听音乐找家人朋友倾诉。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你背后有坚实的团队和一群有目标有理想的人在和你一起奋斗。相信你自己,你是可以的,人生不设限。

最后总结,不要在乎外界质疑的眼光和话语,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有话语权。你是为梦想而战,努力的人最美丽。我是一个北漂二胎专科上班族宝妈,但是这些身份并没有影响我考研上岸211院校。

来源:小阳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