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流行一句话:“不怕子孙不听话,就怕子孙无文化。”是这个道理。子孙不听你的话,可能是你的话他不爱听,不对他的口。如果子孙没文化,那就惨了。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没有文化,那将寸步难行。
石溪之星(三)
作者:余泽江
(三)
在桃李农场主建筑正对面山巅之上,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群,那就是石溪最显耀的一颗星一一闻名睱尔的“桃李书院”,也就是孔学堂。
伟人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此话引伸到社会,是不是可以说,那个方面的队伍没文化,都是愚蠢的队伍?这个真理,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目前流行一句话:“不怕子孙不听话,就怕子孙无文化。”是这个道理。子孙不听你的话,可能是你的话他不爱听,不对他的口。如果子孙没文化,那就惨了。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没有文化,那将寸步难行。
“石溪桃书书院”
在与田似亨主任交谈中,我了解到一个重要的情况:早些年,播州区有关单位在石溪建了一座孔子书院,目的当然是激励人民学习,同时拉动当地文化旅游。几年过去,书院基本成了摆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毛天然在创办桃李农扬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和知识对发展的基础性。他吃过知识不够的苦果,也尝过文化兴企的甜头。
毛天然不仅是企业家,还是个重视学习、勇于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指导实践的有志青年。由于我和他接触时间很短,很多事情我无法知道,想必在他奋斗的历程中,有什么事情触动过他,或者在企业发展中受到过什么启发,所以他特别重视教育,重视学习,尤其是国学的继承与发展。
据乐理村常务副主任田似亨对我介绍:毛天然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很反感,很讨厌。有的人只图自己享乐,不孝敬父母,不尊老爱老,仵逆不孝;有的人对兄弟姐妹不谦恭,不珍惜手足之情,视亲如仇;有的人对邻里骄横撒泼、称王称霸;有的人满身铜臭味,什么都往钱眼里钻,道德论理全不顾;有的人有了几个钱,天是老大,他是老二,无恶不作,无法无天……等等,这些现象,让毛天然声恶痛绝。
毛天然心中回弦着: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光耀千秋,影响万代。可惜,很多国学知识都被抛弃了,被人们忘却了。身为华夏子孙,怎不心痛?怎不着急?他决心在石溪打破这个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消除社会上这些恶习,营造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氛围。他想到了办学,办一所国学学校。
办学校当然离不开校区,毛天然觉得,“桃李书院”闲着,不仅没实现建设时的初衷,还要不断投入维修资金和管理人员费用。何不把书院承包过来?既解决办学的校区,又为政府分忧,盘活书院资产。
毛天然的想法,与“桃李书院”投资方不谋而合。几轮磋商下来,协议达成,毛天然每年向主管单位缴纳一定的租金和管理费,共对书院管理、经营、维护,一切由他全权负责。
我在与毛天然交谈中,谈到书院今后发展时,毛天然胸有成竹,侃侃而谈。由于本人年高耳有些背,对毛总的讲述有的听不清楚,光靠记忆也记不完全。大致是:毛天然接手书院后,第一是修复,譬如“棂星门”4柱的对联朽坏,字也不知那里去了。等等;第二,作规划,购买添置教学所用的一切设施设备;三,理方案。毛天然打算先开三个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课程主要讲国学;四,聘请国学讲师,特别是那些对国学有研究的人员,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让国学知识传承下去,继往开来。毛天然说:“我们正努力做的,是一桩很大的关乎文化上的事。所谓文化,其本质就是一种打捞,就是一种挖掘,就是一种不断的唤醒。最后让受精于山山水水中的那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并最终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毛天然邀请我们去书院看看,我欣然领命。
毛总亲自驾车,梁昌美也驾一辆车,大家兴高彩烈驱车离开山庄上山。
书院坐落在石溪毛台坡顶子丘台上,离“桃李农场山庄”1000余米,公路全是柏油路面。
田似亨介绍说:“书院陈列有孔子及其四大弟子和黔北文明的开山祖师尹珍、盛览、舍人(汉三贤)等圣人的塑像。每到山上李子花开季节,山下油菜花也竞相开放,景色十分迷人,当地群众冠以“金海雪山”之称。《桃李书院》这名字,向人们昭示着自然之师这个深刻的人生大道理。上天创造出来的神秘的大自然,毋庸置疑,堪称是我们人类一辈子的师长了。作为人,我们惟有懂得在大自然中去学在大自然中去悟,自己最终才能有幸去看见那些闪烁着若隐若现光芒的真理的模样。”我认真听着田主任的感慨,默默地把这些话记在心里。
车在满目青山、步步是景的盘山公路上转了两个弯,就到了书院广场。毛总在一蓬树荫下将车停下来,那里已停有一辆白色轎车,路边站着几个人。
下了车,毛总对我说:“对不起,余老师。这些人来和我商榷有关书院建设的事,就请田主任陪同你们参观游览吧。”
我回答:“一切以工作为重。”毛总说:“我们先合个影,这个机会难得。”于是田似亨和我与毛总在“棂星门”前照了合影。
接着,毛天然就与先前到的那群人,在公路边的树荫下展开商谈,田似亨主任就陪同我们参观拜揭“桃李书院”。
书院广场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青石板铺就。田主任介绍说:“每当桃李花开时,游人们都会慕名而来,满意而归,纷纷赞叹桃李石溪的壮观之景。今年3月23日,鸭溪镇李花节暨桃李书院社会实践基地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活动以“赏花+研学”为主题,融合自然美景、紧扣“实践育人”理念,惠民服务等多种元素,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自然和人文的魅力。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各具特色的歌舞表演轮番上演,游客们在欢声笑语中领略春意的花香四溢,感受乡村田园的气息。为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丰富群众春季旅游选择,提升播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关单位还举行祭孔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快推进了“乡愁播州·桃李石溪”旅游发展,提升了播州区文化旅游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和提升了遵义市播州区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田主任引领下,我们从“棂星门”开始,攀登着一级级石梯。
上了几步石梯,是“净手池”。就是要在这池中洗手,才准入大成门。把手洗净,才能拜揭先圣,这是对文化的尊重,对圣人的敬重。
“净手池”洗净手,我们继续往上攀,约有百步梯,到达大成门。
大成门门柱上写着四副对联:“古邑萃人文山川留圣迹,西乡名圣哲历史领风骚”,“仰五千年华夏文明史,描十四亿阳春锦绣园”,“道贯古今明齐日月,道侔天地量合乾坤”,“风物天边登临极目層巒秀,书香有味纵览冶情逸兴飞”。
站在大成门平台上,放眼望去,山青青,水绿绿,整齐美丽的山村,秀美风光无限,让人大饱眼福。
进入大成门,背面也有一副对联:“圣德昭彰扬正气,祥光焕彩毓斯文”。
进一天井,即大成殿。
大成殿,即主殿,供奉有孔圣人和他的四大弟子塑像。在每座塑像上方写有“圣集大成”“万事师表”“斯文在兹”等额子。方柱上,亦有三幅对联:“愚者恥学胸中空无大志,圣人乐师腹里满是经伦”,“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择良师以从激昂青云期后胤,得贤才而教精琢璞玉仰先先”。
大成殿后面是明堂、三贤堂、藏经堂、桃李堂、阅溪堂、浴义堂、日月堂,室中,“中华万福”,“道法自然”,“精神振奋”,“厚德载物”等书法,龙飞凤舞,刚劲有力。这里是个讲学、读书的优雅处,也是今后毛天然办国学班的讲堂和教室。
走出学堂,是一个宽阔的四合天井。田主任领着我们闲步在围边观景护廊中漫步。来到左边一处,一个很大的木制平台大多数木方、木板已经损坏,禁止人往。田似亨主任对我说:“这是观佛台,站在这平台上,举目望,对面山峰似一睡佛。这睡佛山,是鸭溪镇最高的山峰。”因为不能踏进平台,在树丛遮挡中,我也模模糊糊见着了睡佛的轮廓。
“桃李书院”处处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之光,给人以知识的强大气场。
告别了“桃李书院”,我们沿石梯下到广场。毛总的业务还没谈完,我们在树荫下等待一一人家是正事,不可摧促。
趁这个空隙,田似亨主任给我介绍了很多乐理村的规划和发展思路,我觉得这个村干部还是值得称赞的。
毛天然与对方的业务谈得很成功,大家都喜笑颜开的。
毛总依然驾车送我们下山,他问我:“老师,有啥指教?”我说:“确系国学好讲堂,我相信,在毛总你的组织和领导下,国学堂一定会办好,一定会让中华优秀的文化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毛天然说:“但愿如老师所说,我一定不负重望。”
离开了石溪,“桃李农场山庄”、“桃李书院”、“石溪风景”,久久在我脑海中浮现。毛天然的事迹、田似亨的讲述,让我徹夜难眠。构思一下,命笔疾书,成文《石溪之星》,以餐读者。
作者简介:余泽江,蒙古族,作家,笔名:詹育。大专文化,中共党员,贵州省毕节市人。 1968年11月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卫生员、政治干事、指导员、师政治部战地新闻报道组长、昆明陆军学校政治教官。1985年4月转业地方,历任主任;局长、党组书记;秘书长。一生以爬格子为己任,著有长篇小说《三节草》、《惜别凤颈桥》、《贤妻似镜》、《情已了》;记实文学:《淬炼年华》、《山路弯弯》、《有故事的人生》等;编著《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密林一三九》、《七星闪耀》等大型文献;成书有《泽江获奖作品选》、《泽江散文集》等作品。2009年退休,现居住毕节市七星关区麻园社区。
来源:丰融春秋